大慶網12月27日訊 入冬以來,大慶的天空一直以藍色為主。呼吸慣了清新空氣的人們,對空氣質量的變化更加敏感。『怎麼有點嗆?是不是有霾了?』近日,不少市民感覺到空氣不那麼清新了。
空氣質量一直是市民比較關注的問題,近幾天的霾天氣是如何產生的?怎麼防護?為守護『大慶藍』,市民應做些什麼?
逆溫層給大慶市上空加了層罩
12月25日,記者從市氣象局天氣科了解到,24日,受弱逆溫和風力較小等天氣因素影響,大慶市出現了輕度污染天氣。
什麼叫逆溫?為什麼逆溫會對天氣產生如此大的影響?我們聽聽氣象專家怎麼說。
據12月25日市氣象局天氣科值班人員介紹,一般情況下,大氣溫度會隨著高度的增加而下降,可是在某些天氣條件下,地面上空的大氣結構會出現氣溫隨高度的增加而昇高的反常現象,氣象學上稱之為『逆溫』,發生逆溫現象的大氣層稱為『逆溫層』。
可別小看這薄薄的『逆溫層』,它就像個罩子一樣蓋在城市上空,並對空氣質量產生一定的影響。
而近日,大慶市就是受這種逆溫的影響,再加上風力較小,濕度較大,這幾種因素都影響了污染物的擴散。
據了解,因逆溫產生的霾天氣並非大慶市僅有,它的范圍較大,吉林省和我省其他地區的空氣,均出現了不同程度污染的情況。
減少外出出門要戴口罩
據市氣象臺預測,27日大慶市仍將處於逆溫控制下,較輕的污染還有可能存在。
我們常聽說『霧霾』一詞,『霧霾』只是對天氣污染現象籠統的稱呼,其實,霾與霧霾是有區別的。據了解,近地面空氣中有懸浮的水汽凝結物的天氣現象稱為霧,而空氣中的灰塵、硫酸、硝酸等顆粒物組成的氣溶膠系統造成視覺障礙的叫霾,也叫煙霞。
PM2.5被認為是造成霧霾天氣的『元凶』,汽車尾氣排放、揚塵等都是PM2.5的成因。霧霾天氣易誘發呼吸道系統疾病。因此,建議兒童,老年人和呼吸道、心腦血管疾病及其他慢性疾病患者,霧霾天氣時減少外出活動的次數;室外活動時應戴口罩;應避免開窗戶通風。在飲食上,霾天可多吃清肺蔬菜,例如海帶、木耳等。日常居家,應多在室內擺放一些綠色的植物,如綠蘿、吊蘭等,這些綠色植物可吸收空氣內的有害氣體,釋放氧分,使空氣保持清新。
守護『大慶藍』該做些什麼
為了讓大慶藍天常在、空氣常新,廣大市民應做些什麼呢?
生活中,市民要減少使用煤炭,以降低大氣污染。
低碳出行,倡導環保生活理念。機動車尾氣是大氣污染的一個重要來源,市民可盡量選擇公交車等低碳出行方式。停車時及時熄火,減少車輛原地怠速運行時間,從而減少污染物的排放。
相關部門要加強道路清掃保潔,減少交通揚塵污染;減少涂料、油漆、溶劑等含揮發性有機物的原材料及產品使用。另外,春節即將來臨,市民應減少煙花燃放、改變祭祀方式等,減少對大氣的污染。同時,禁止露天焚燒垃圾、樹葉等影響大氣環境的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