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日報12月30日訊 27日20時45分,我國長征火箭家族中推力最大的新型運載火箭長征五號點火昇空,成功將實踐二十號衛星送入預定軌道。從2016年11月3日的首飛成功到如今『胖五』再次昇空,哈爾濱工業大學多項技術和設計人員參與其中,功不可沒。
『長征五號』總推力破千噸,哈工大能源學院發動機氣體動力研究中心王仲奇院士、馮國泰教授等承擔的『助推級120噸液氧煤油發動機渦輪氣動設計』項目起到了重要的助推作用。
王仲奇院士團隊承擔了助推級發動機渦輪設計任務,對助推級120噸液氧煤油發動機渦輪進行了氣動設計。該設計運用彎葉片技術以及綜合優化流型設計方法,設計過程基於哈工大發動機氣體動力研究中心自主研發的渦輪氣動設計體系,大幅提昇了渦輪的做功能力,解決了渦輪與泵匹配中驅動力欠缺的關鍵問題。該型發動機前期在『長征七號』『長征六號』首飛任務中表現完美。
哈工大航天學院復合材料與結構研究所赫曉東教授團隊承擔的『發動機氣瓶熱防護』項目,成功研制出一種輕質高效隔熱氈復合防護結構,攻克『長征五號』熱防護難題。
研究團隊采用材料優化設計方法,充分發揮纖維材料性能特點,研制出輕質絕熱柔性熱防護材料,為發動機氣瓶組件及氣瓶支架提供熱防護,能夠減少輻射傳熱和羽流形成的對流傳熱,防止氣瓶殼體昇溫過高,成功解決了火箭的熱防護難題。
哈工大機電學院金屬橡膠技術研究所姜洪源教授團隊為『長五』解決了高真空、大溫差、強輻射等極端工況下阻尼減振難題。金屬橡膠技術是解決航空航天領域高真空、大溫差、強輻射等極端工況下阻尼減振等技術難題的專用技術。依托哈工大的研發基礎與優勢,金屬橡膠技術研究所圍繞國家重大需求,瞄准技術瓶頸,制備了滿足不同工況和不同結構需求的金屬橡膠構件,部分金屬橡膠元件成功替代了重要裝備上的進口元器件,並在嫦娥三號著陸器等任務中得到成功應用。
除了提供技術支橕,青年教師朱磊設計團隊還為『長五』扮靚妝容。『長五』系列火箭l ogo方案的概念創意源自於中國傳統文化中的太極圖案,整體展現出一個動感的『5』的形象——象征著『長五』火箭尋求包括性能、可靠性、經濟性和安全環保等多重因素的綜合優化。其圓形輪廓象征著這個品牌和天空的關系,並寓意著『長五』系列火箭的圓滿成功。在全箭涂裝的整體色彩處理上,紅色的『長五』l ogo與國旗相互呼應,從視覺傳達角度強化了中國元素的主導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