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日報1月3日訊 消滅劣V類水體,水環境質量全面提昇;污染天氣持續減少,全省優良天數比率進一步提高;大力解決農業面源污染,全省土壤環境質量得到階段性改善。
2019年,龍江生態環保鐵軍在污染防治攻堅戰中,集中打好13場標志性戰役,協同推進經濟高質量發展和生態環境高水平保護,讓龍江的天更藍、水更清、土更淨,生態環境更優美!
呵護碧水百姓『水缸』更安全
保護『母親河』,我省持續攻堅,一場碧水保衛戰在龍江大地如火如荼展開。
2019年一季度,松花江支流倭肯河和梧桐河部分水體斷面水質超標,原因之一是有企業將污水直排入河中。為此,省生態環境廳通過新聞媒體3次曝光8市(地)27個問題,公開約談倭肯河、梧桐河等流域出現劣V類水體的相關縣政府,要求其切實履行生態環境保護職責,建立長效機制,提昇水環境管理水平,同時查處涉水環境違法案件58件。如今,相關縣污水處理廠經過昇級改擴建工程,化學需氧量、氨氮、總氮、總磷等實現達標排放。梧桐河、倭肯河相繼退出劣V類水體。
改善地表水,更要保障飲用水。
2019年,我省縣級地表型飲用水水源地內共有環境問題100個,其中,自查發現問題89個,生態環境部統籌強化監督工作組交辦問題11個。為攻克這些問題,省生態環境廳建立『問題包保、定期調度、信息公開、現場推進』工作機制,專人專班包保推進。對整治進展緩慢問題開展現場調研督導,對未達到整治時序進度問題下發通報。上下各方共同努力下,隨著雞西市麻山區飲用水水源地置換工程正式完工,我省應於2019年年底前完成整治任務的26個縣(區)級地表水型水源地內的100個環境問題,提前75天全部完成。
這一年,我省按照『改善地表水、消除黑臭水、保障飲用水、治理農村水、防治地下水』的工作思路,堅決完成國家『水十條』水質考核目標和重點工作,全面提昇水環境質量。目前,我省水環境質量總體呈現穩步改善態勢。松花江乾流水質為優;烏蘇裡江乾流、綏芬河水質良好;黑龍江乾流水質達標。全省國控考核斷面優良水體比例達到66%,同比提高16個百分點,水質達標率達到92%,同比提高11個百分點。
保衛藍天龍江『氣質』越來越好
往年每到應急調峰使用時,有關部門總會發現哈爾濱市南崗區寬城街5-1號的花園A區鍋爐房有不穩定達標排放現象。排放不達標,必然會對空氣造成污染。2019年,隨著我省狠抓燃煤污染治理,深入推進能源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該企業決定對供暖鍋爐進行整體改造,拆除原有的3臺40噸燃煤鍋爐,取而代之的是2臺40噸燃氣鍋爐,建成後鍋爐排放的是水蒸氣,完全符合國家環保要求。
省環境監測中心站對大氣污染源解析發現,除燃煤污染,生物質燃燒是造成重污染天氣的另一『凶手』。為此,我省在2019年再次發布『禁燒令』,確保2019年9月15日至2020年5月15日全域全時段全面禁燒秸稈。目前,全省已實現網格化監管全覆蓋。作為保障,346個督查組在今冬對秸稈禁燒工作開展了16輪次不間斷督查。此外,我省還全面打響『散亂污』企業治理、能源消費結構調整、柴油貨車污染治理、秸稈禁燒和綜合利用、重污染天氣應對5個標志性戰役,紮實推進工業爐窯治理、揮發性有機物專項整治、燃煤鍋爐綜合整治3個專項行動。
經過一年的努力,我省環境空氣質量持續改善,2019年1月至11月,全省優良天數比率為94.3%,同比提高0.4個百分點;PM2.5濃度為26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3.7%。
守護黑土保持農用地環境總體優良
寶清縣是農業大縣,前些年大量的農藥包裝廢棄物被丟棄在田間地頭,嚴重污染土壤環境和農村人居環境。該縣農業綜合行政執法大隊大隊長王庾亦說:『2019年,我們從234個回收站回收農藥瓶530多萬個,大約75噸,全部壓縮打包後運往省危險廢物集中處置場進行無害化處理。』
農藥包裝廢棄物的回收和無害化處理,可以很大程度解決農業面源污染問題,保護黑土地、水生態安全和農村人居環境,進一步提高農產品的品質和安全系數。
這只是我省淨土保衛戰的一個縮影。據了解,2019年,我省持續推進農業『三減』行動、黑土地保護利用試點工作,耕地類別劃分、農業廢棄物回收工作按計劃進行;持續推進全省土壤污染狀況詳查和分類,完成15個縣市的土壤環境質量類別劃定工作;打好黑土地保護專項行動戰役,加快推進涉鎘等重金屬重點行業企業排查整治,重點圍繞耕地周邊重點企業進行再排查和再整改,確定整治企業14家,制定整治清單和整治方案;強化城市及農村垃圾無害化處理能力,有效阻斷生活垃圾對土壤的污染途徑。
目前,全省土壤環境質量得到階段性改善,農用地和建設用地土壤環境安全得到基本保障,農用地環境總體優良。重點行業企業土地污染得到有效管控;耕地保護制度得到落實,污染地塊使用得到嚴格管控,破壞土壤的違法行為受到嚴厲打擊和處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