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日報1月3日訊 2019年大興安嶺向全省交上了一份森防工作的優秀答卷:全年人為火零發生,25起雷擊火當日滅,林地過火率僅為0.0023?,創造了歷史性佳績。
受極端天氣影響,2019年大興安嶺地區春季高溫乾旱,連續12天出現5級森林高火險紅色預警天氣,夏季乾雷暴頻發且較往年提前15天,尚屬歷史首次。針對極其嚴峻的森林防火形勢,大興安嶺地區科學研判,周密部署,於2019年3月1日宣布提前進入春季森林防火期,全區128個防火檢查站和331座瞭望塔全部嚴陣以待,各地強化對管護站、檢查站、巡護隊及其工作人員的規范化管理,並首次實行『以巡代訓』管理機制,將靠前駐防的專業森林消防隊伍納入火源管理隊伍,承擔預防和撲救雙重任務,擴大林火管控的覆蓋面。在此基礎上,大興安嶺地區制定了以四大戰役為主線,以『人為火不發生、雷擊火不過夜』為目標的森林防火戰略。
為打響打贏『平安清明』『5月攻堅』『6月決勝』重點森林防火戰役,大興安嶺采取了多種務實有效的超常規措施。清明節當天凌晨,全區各級防火包片領導乾部以及各類防滅火人員9000餘人全部深入到祭祀區域,采取『看墳頭、守路口』的方式,嚴防嚴控,設立臨時崗卡376處,勸回上墳燒紙人員42人,倡導全區廣大職工群眾以獻花、種植紀念樹等方式進行文明祭祀,沒有因祭祀引發人為火災,打贏了春防第一役。進入5月森林高火險期後,大興安嶺提出『挑戰自我、挑戰極限、挑戰不可能,力爭不發生人為火』,每10天召開一次階段總結和推進會議,『5月攻堅戰役』期間,地、縣兩級森防指共下派檢查組3159組次,查隱患、抓整改,通過全區上下共同努力,5月份未發生森林火災。大興安嶺地區6月乾雷暴活動頻繁,雷擊火呈高發態勢,森防工作面臨最嚴峻考驗,大興安嶺在防范人為火的同時,開展了以『精准預判、高效撲救雷擊森林火災』為目標的『追雷行動』。依托氣象部門,每日將落雷信息及時通報給縣級森防指,地面由機動車巡護隊、快速撲火突擊隊攜帶滅火機具開展不間斷巡查,無人機、直昇機、固定翼飛機在空中高頻次對重點區域進行巡航,有8架航空消防飛機靠前駐防到雷擊火高發區,一旦發生火情,迅速形成地空協同配合態勢,做到打在早、滅在小。由於准備充分、備戰積極,所有雷擊火均在當日撲滅,將森林資源損失降到了最低。
在取得高危火險期的全勝之後,大興安嶺高位推動,多措並舉,在9月下旬發起『金秋保衛』持久戰。全區上下嚴格按照『森林防火工作要往實裡走、往細裡做』的要求,各級防火包片乾部和縣市區局黨政主要領導紮根在鄉鎮、林場、村屯,排查隱患、堵塞漏洞。同時,結合打擊森林火災違法犯罪專項行動,制定隱患排查臺賬,狠抓薄弱環節,張貼和發放《依法依規防范森林火災》宣傳公告、宣傳單等宣傳品40餘萬份,收存各類火種1700餘個,清出違規打魚、狩獵、采集等入山人員641人,確保了全區森防工作收官之戰獲得全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