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1月3日訊 自精准扶貧工作開展以來,龍江縣在醫療扶貧上取得顯著成果:對縣域內建檔立卡的精准扶貧戶逐戶、逐人、逐病進行調查核實,全面摸清了貧困人口患病情況,進行集中救治,同時創新方式方法,精准到人制訂診療方案,確保貧困患者應治盡治,有效解決因病致貧因病返貧問題。
李昌盛是龍江鎮西太平川村的家庭醫生,最近他每天都要到柏樹山家為老兩口掛點滴。柏樹山今年67歲,是村裡的精准扶貧戶,前些天的降溫使老人腦梗病情有些加重,而老伴兒張鳳雲腦梗偏癱多年,李昌盛聯系了龍江鎮衛生院為二位老人設立了家庭病床,給老人就醫提供了便利條件。
家庭病床的開設不僅給行動不便且家裡沒人照料的精准扶貧戶患者在就醫上提供了便利,而且家庭病床的報銷比例和在醫院住院的報銷比例是一樣的,極大減輕了精准扶貧戶的醫療負擔。
家庭病床圍繞『分片包乾、團隊合作、責任到人』的服務形式,村醫生、鄉鎮衛生院、二級醫院按照每個月、每季度、每半年的時間間隔,定期到精准扶貧戶家進行隨訪、體檢,隨時掌握精准扶貧戶的健康狀況,進行健康生活和用藥指導、宣傳扶貧政策,做到精准到人、精准到病,精准服務。
為讓精准扶貧戶醫療有保障,龍江縣衛健系統對縣域內建檔立卡貧困人口進行篩查,對患有大病和慢性病的3201人,積極開展大病集中救治、慢病簽約服務,截至目前,對國家統計的25種大病患者156人,實現救治率100%,建檔立卡貧困人員慢病門診購藥591人次,醫保報銷22萬元。同時,創新方式,對縣域內的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全部實施家庭醫生簽約服務,積極為建檔立卡貧困人口中失能或限制行為能力人員提供服務,2019年共設立家庭病床448人次;在縣內所有公立醫院開設綠色通道設立了健康扶貧門診,方便貧困群眾就醫,使貧困群眾在醫療上得到切實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