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黑龍江綜合  >  科教·就業  >  科教
搜 索
龍江教育『曬』2019民生答卷 1.3萬名教師到農村交流任教
2020-01-06 14:38:00 來源:東北網  作者:王春穎 楊帆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東北網1月6日訊 (記者 王春穎 楊帆)6日,『重振雄風再出發—龍江這一年』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活動民生專場在哈爾濱舉辦,黑龍江省教育廳在發布會上就2019年工作做情況介紹。一年來,黑龍江省144個縣域義務教育基本均衡發展建設任務全部完成,縣域內城鄉義務教育『四統一』和『兩免一補』政策實現『百分百』全部覆蓋,龍江人民群眾教育獲得感、幸福感進一步提昇。

  全年新建改建擴建公辦幼兒園108個 在促進教育公平上下功夫

  2019年,黑龍江省出臺公辦幼兒園生均公用經費和普惠性民辦幼兒園生均補助標准,規范城鎮小區配套幼兒園建設,新建改擴建公辦園108個,有效滿足人民群眾對幼有所育的現實期盼。全省中小學校全面推行『四零承諾』(零擇校、零擇班、零擇座、零指定),兩次第三方機構民調綜合滿意度均在90%以上。制定中小學生減負方案30條,出臺課後服務指導意見16項,困擾百姓關注熱點難點問題正在逐步得到解決。推進落實14所省屬重點高校招收農村和貧困地區學生工作,專項計劃總量達700人,規模較2018年增長17%。將農業轉移人口隨遷子女全部納入區域教育發展規劃,納入財政保障范圍,隨遷子女義務教育安置率和留守兒童入學率達到100%。

  落實食品安全責任,學校食堂『明廚亮灶』覆蓋率達到92%以上,中小學100%落實教師陪餐制度。持續推進高校後勤問題整改,年投入4.68億元,完成高校後勤整改項目187個,大學生學習生活環境進一步改善。

  投入7.4億改善義務教育學校條件 推進精准扶貧

  2019年,堅持財政投入向農村傾斜、向貧困地區傾斜、向困難群體傾斜,依托薄弱環節改善與能力提昇工程,投入7.4億元,進一步改善義務教育學校辦學條件,重點強化『兩類學校』建設,有效保障農村孩子有學上、學得好。全面落實從學前教育到高等教育階段中央、省各類獎、助、補、免、償等扶貧助學政策,全年落實資助資金16億元,受益學生276萬人。做好義務教育階段貧困寄宿生資助工作,87個縣區、2750所學校、30230名義務教育階段建檔立卡貧困家庭學生,應助盡助、應補盡補。對全省義務教育和普通高中階段寄宿制學校中住宿的低保家庭學生(建檔立卡)提供就餐補貼,每年近1.6萬名學生受益。在20個貧困縣開展了農村義務教育學生營養改善計劃試點工作,受益學校746所,受益學生34.9萬人。

  1.3萬優質校長教師到農村任教 強化鄉村師資建設

  黑龍江省穩步實施『五個一批』戰略,通過師范畢業生『到崗返費』選聘一批,擇優選聘1000名師范院校優秀畢業生到農村學校任教;通過『特崗計劃』補充一批,農村學校2019年招聘特崗教師2883人;通過『交流輪崗』幫扶一批,近1.3萬名優質學校的校長和教師到農村學校和薄弱學校交流任教,受援學校教育教學水平得到較大提高;通過『實習支教』服務一批,選派12所師范類本科高校1851名師范生到農村學校開展實踐教學;通過『公費培養』定向一批,采取定向、定崗、定編的方式,開展省級公費師范生培養項目,今年500名公費師范招生工作已圓滿完成。同時,實施鄉村教師支持計劃,投入專項資金500萬元實施『國培』項目,培訓鄉村教師近1.5萬人次,實現國家級、省級貧困縣鄉村教師全員培訓。

  農村中小學職能『昇級』服務地方百姓

  充分發揮教育系統智力和人力優勢,打通教育資源共享渠道,實現教育資源、社會效益和文明指數結合,構建教育良性公益系統。拓展農村中小學校辦學功能,融入職業教育和成人教育,把農村中小學辦成當地的人纔培養中心、文化活動中心、為農服務中心、科技示范中心,助力脫貧攻堅、鄉村振興。泰來縣大興鎮中心校在管理上實行『一校掛三牌、一長管三校、一師任三教』(義務教育、職業教育、成人教育),既解決了家長的願望,也解決了農村的難題,辦學經驗被教育部作為重大教改先鋒事例進行宣傳報道。

  發揮教育系統志願服務作用,組建高等學校理論普及宣講、科技支農幫扶、文藝演出服務等社會實踐志願服務隊,協同推進美育、勞育和實踐育人,組織145個高校『理論普及宣講團』、1412支社會實踐服務隊、90516名志願者參與新時代文明實踐。高校大學生與農村留守兒童『大手拉小手』關愛行動,覆蓋全省81所高校,64個縣(市),2.92萬名大學生關愛農村留守兒童3.07萬人。

  另外,2019年黑龍江持續開展教師有償補課、教育『微腐敗』等專項整治行動,公開通報33起典型案例,查處『微腐敗』案件189起,處理違規違紀教師189人,推進了師德建設的常態化,廣大群眾切身感受到教師隊伍的變化;專項整治民辦學校掐尖招生等違規行為,分四批曝光1823家校外培訓機構黑名單,形成強大震懾。

責任編輯:強銳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