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1月9日訊 連日來,有多位市民通過熱線、微信、微博、頭條號等方式進行建言,其中多位市民就冬季供熱方面提出了諸多建議。
市民呂先生說,每到冬季,供熱就成了熱點話題,可有的供熱公司提供的服務差,存在延時供熱、溫度不達標、報修渠道不暢通、維修不及時等情況,民怨很大。每到供熱期都會引發居民和熱企的博弈。『相關職能單位能否在用戶間開展民意調查,將老百姓不滿意、不信任、服務質量差的熱企掃地出門,讓有能力、有擔當、有責任、敢作為的熱企接管呢?』
微信用戶『水花』說,她住在江南的一棟高層住宅樓的一樓,家裡常年供熱不達標,只能靠裹著棉衣和幾臺『小太陽』取暖。找到所屬熱企前來測溫,可每次工作人員都不給他看測溫結果,家裡的狀況也一直沒有得到解決。『當居民們對供熱服務有質疑時,所屬熱企派人來測溫,可溫度是否達標、測溫是否符合標准卻還是熱企說的算。』她希望相關職能部門能加大監督力度,成立第三方供熱測溫機構,對溫度不達標的熱企嚴懲不貸,從而保障居民的用熱權力和用熱公平。
記者了解到,部分熱企的一些不『專業』現象,引起了不少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的關注。政協委員尹可強表示,目前,牡丹江市有些居民小區供暖質量參差不齊,室溫達不到規定標准或室溫不穩定的現象時有發生。今年部分熱企和居民產生衝突的消息不時曝出,給城市形象造成了不好的影響。雖然事後部分熱企在媒體上公開道歉,但百姓們希望的只是能在寒冬中住進暖屋子而非一句抱歉。
尹可強強調,建議相關職能部門完善供暖測溫制度,通過出臺地方性法規,建立仲裁機構,賦予測溫權。加強監管力度,設立有效的24小時供暖群眾熱線,公開監管部門舉報電話。同時,在供熱監管工作中,要堅持定期和隨機檢查供熱站點供熱運行情況,走訪固定測溫點和其他熱用戶,及時了解確認熱用戶室溫,妥善解決用戶提出的問題,將問題解決在源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