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1月11日訊(記者 孫英鑫)近日,黑龍江省營商環境建設監督局研究制定並提請省委省政府優化營商環境領導小組印發了《關於支持中國(黑龍江)自由貿易試驗區打造國際一流營商環境的指導意見》,從深化『放管服』改革、優化政務服務等方面提出20條具體措施。
加大放權力度實行『一枚印章管審批』
將省和設區的市級經濟管理權限下放給各片區管理機構,並積極向國家爭取自貿試驗區改革發展急需的相關政策,實現『行政審批不出區』。支持自貿試驗區各片區開展相對集中行政許可權改革,實行『一枚印章管審批』。
全面實行清單管理制度
建立健全自貿試驗區政務服務、權責、中介服務、證明、涉企行政事業性收費和政府性基金等事項清單,向社會公布,並實施動態管理,未列入清單的事項一律不得行使。
建設『一站式』政務服務中心
堅持以政務服務環節最簡、效率最高、最具溫度和滿足市場主體需求為目標,自貿試驗區所在地綜合性實體政務服務大廳設立自貿試驗區專區,推動實現政務服務事項全部進駐,實行『一窗』分類受理,全面推行政務服務標准化,加大『辦好一件事』改革力度,推行『窗口無否決權』機制。推動提供更多事項綜合自助辦理,實現24小時不打烊。
打造政務服務『一張網』
加快推進『互聯網+政務服務』,依托全省一體化政務服務平臺,建設自貿試驗區網上專區,推動政務服務事項應上盡上,實現涉企經營許可事項從申請、受理到審核、發證全流程『一網通辦』『最多跑一次』。優先支持自貿試驗區政務信息資源和信用信息數據需求。推進線上線下全面融合、無縫銜接,實現線上線下一套服務標准、一個平臺辦理。
堅持高標准政府信息公開
自貿試驗區要全面落實決策、執行、管理、服務、結果公開和重點領域政府信息公開。堅持投資者參與、符合國際規則的信息公開透明原則,將相關法律、法規、規章、行政規范性文件以及政策信息、辦事指南等,在自貿試驗區政務服務平臺集成公布,並在政務服務大廳和平臺設置中英俄文解讀專區。
建立與國際慣例相銜接的商事登記制度
深化『多證合一』『證照分離』改革,持續壓減企業開辦時間,推行企業開辦『一網通辦』,探索市場主體住所申報承諾制、企業登記注冊跨區域協同辦理、證照事項遠程辦理、引入商事登記人工智能服務。按照『證照分離』改革全覆蓋試點事項清單,分類推進審批制度改革,定期調整更新並向社會公布,完善簡約透明的行業准入規則,清單之外不得違規限制企業進入相關行業、領域,企業取得營業執照即可自主開展經營。
創新投資項目審批模式
持續優化投資項目審批流程,實行多評合一、統一評審、並聯審批、聯合勘驗、聯合測繪、聯合審圖、聯合驗收等機制,推行函證結合、容缺後補等舉措,切實提高審批效率。全面實行建設用地區域評估和工業用地標准地制度,實現『承諾即開工』。全程為項目落地提供精准服務和審批精准監督,為企業提供全生命周期優質服務。
深入推進投資自由化
全面實施市場准入負面清單,對外商投資實行准入前國民待遇加負面清單管理,嚴格實施公平競爭審查,實現各類市場主體依法平等准入相關行業、領域和業務,並保障依法享有公平待遇,外國投資者可以按照規定自由轉移合法投資收益,實現區內與境外投資經營便利、貨物自由進出、資金流動便利、運輸高度開放、人員自由執業、信息快捷聯通。
積極提昇貿易便利化
持續優化口岸通關環境,完善跨境貿易便利化措施,縮減口岸整體通關時間,降低進出口環節的合規成本。加快建設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國際貿易『單一窗口』,推動實現相關部門信息共享、監管互認、執法互助。按照『一線放開、二線安全高效管住、區內流轉自由』的原則,在自貿試驗區海關特殊監管區域內建立與國際貿易等業務發展需求相適應的監管服務模式。
加快社會信用體系建設
支持自貿試驗區全面推行信用承諾制,按照『共享即懲戒』原則,建立健全貫穿市場主體全生命周期,銜接事前、事中、事後全監管環節的新型監管機制,深入開展信用聯合獎懲,打造自貿試驗區誠信高地。探索建立市場主體違法經營行為提示清單、經營行為法律責任清單制度,引導市場主體合法經營。支持自貿試驗區各片區實行綜合執法體制改革,建立集中統一、風險可控、信息化程度高的綜合執法體系,實現『一支隊伍管執法』。
強化優化營商環境對標對表
指導自貿試驗區各片區積極對標世界銀行和中國營商環境評價指標體系的最佳實踐,加大改革創新力度,建立同國際投資和貿易通行規則相銜接的制度體系。支持自貿試驗區組織提供優質、高效和便捷的能源、通信、交通、教育、醫療、法律等公共產品和公共服務,提昇公共產品質量和公共服務水平。
大力支持全面先行先試
充分行使國家賦予的改革自主權,落實對政府工作人員和市場主體的雙向容錯試錯機制,對法律、法規和國家政策未禁止或者限制的事項,鼓勵在自貿試驗區開展創新活動,創新措施涉及國家部門權限的,幫助積極爭取國家有關部門支持先行先試,獲得更大的改革自主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