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日報1月13日訊 過去的一年,我們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堅持新發展理念,堅持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紮實做好『六穩』工作,推動高質量發展。著力打好三大攻堅戰,做好『三篇大文章』,推動『五頭五尾』,圍繞建設『六個強省』目標,抓投資、抓項目、抓招商、抓營商環境、抓改革開放創新、抓解放思想,積極應對經濟下行壓力,經濟運行總體平穩,民生持續改善,各項工作取得新進展。
一年來,全省上下迎難而上,奮力拼搏,乾成了一些多年想乾而沒有乾成的事,期盼已久的戰略舉措落地生效,許多標志性工程和關鍵改革取得突破性進展,振興發展成效正在顯現,新氣象新擔當新作為成為時代主旋律。
初步預計全年全省地區生產總值增長4.5%左右
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長2.5%左右
固定資產投資增長5%左右
城鎮新增就業59.69萬人,城鎮登記失業率3.53%
居民消費價格上漲2.8%
落實大規模減稅降費政策,一般公共預算收入下降1.6%
預計城鎮和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增長6%和8.5%左右
單位地區生產總值能耗下降2.5%左右
三大攻堅戰取得關鍵進展
脫貧攻堅紮實推進
完成年度脫貧攻堅任務,貧困發生率由0.65%降至0.07%,剩餘100個貧困村全部脫貧出列,剩餘5個國貧縣達到脫貧摘帽條件。
堅持底線思維,持續動態排查風險點,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風險主動仗化解重點企業信用風險。推進31家農信社改制。政府債務管理進一步加強。防范和處置非法集資取得積極進展,金融亂象得到有力整治,金融風險有效防控。
生態環境質量不斷改善
持續打好原生態、藍天、碧水、淨土、美麗鄉村五場保衛戰。秸稈綜合利用率達到83.2%。淘汰縣級城市建成區10蒸噸/小時及以下燃煤鍋爐1137臺,燃煤電廠1362兆瓦機組完成超低排放改造。空氣優良天數比率達到93.3%。四大水系改善向好,新出現的3個劣Ⅴ類國考斷面全部消除,優良水體比例同比上昇16.1個百分點。城市黑臭水體消除比例達到80%以上。
全面深化改革取得新突破
貫徹落實『鞏固、增強、提昇、暢通』八字方針
堅定不移執行國家認定的小煤礦整合關閉標准,做到真管真關真淘汰。
初步核算全年減稅降費274億元左右。多措並舉降低企業用電成本49.3億元。完成龍煤集團和建投集團債轉股65億元。
全省新登記企業近10萬戶,增長12.4%。金融機構各項貸款餘額增長5.8%。
以『辦事不求人』為切入點,持續優化營商環境
實施黑龍江省優化營商環境條例,出臺關於重塑營商新環境的意見,省市縣三級建立營商環境建設監督機構。
從上學難、看病難、辦證難、辦事難等涉及群眾和市場主體切身利益的痛點難點問題入手,全力推進『辦事不求人』。
實行『首席服務員』『告知承諾制』『承諾即開工』等舉措,營造『人人都是營商環境』的社會氛圍,『投資必過山海關』的市場預期和社會認同明顯增強。
經濟體制改革穩步推進
組建伊春森工集團,伊春市完成行政區劃調整。龍煤集團完成社保職能移交,改革脫困持續深化。大慶油田剝離辦社會職能基本完成。一批以『國之重器』為代表的央企依靠深化改革效益大幅提昇。
新組建的七個省級投資運營集團市場化改革穩步推進,運行效率逐漸提昇。
出臺促進民營經濟、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意見,以及加強金融服務民企20項政策措施。
以『頭雁行動』留住科教領域『四梁八柱』,首批支持92個團隊,集聚各類高層次人纔873人。新晉4位院士,在黑龍江工作的兩院院士達42位。
實施職業技能提昇培訓三年行動計劃。高職、技工院校分別實現擴招4萬人和3萬人。
新動能培育取得新成效
大力推進百千萬工程和百大項目建設。百大項目建設取得重大成效,全年共實施百大項目110個,完成年度投資1325.8億元。
玉米加工、煤電、銅冶煉、燃料乙醇等一批重要項目投產,牡佳高速鐵路、三江平原14灌區田間配套工程、石化、汽車、食品等一批重要在建項目加快建設,會展、旅游、生物制藥等一批大項目簽約落地。
哈爾濱機場第二跑道附屬工程等開工建設。哈爾濱地鐵1號線三期工程投入運營。
招商引資年活動取得明顯成效,全省實際利用外資5.4億美元,增長15.6%;實際利用省外資金預計實現1575億元,增長5%。網上零售額預計增長32%。
新一輪科技型企業三年行動計劃深入推進,新成立科技型企業17023家,全省高新技術企業達到1250家。高技術制造業增加值增長10.2%。有效發明專利達2.5萬件,萬人發明專利擁有量6.5件。
設立百億元龍江振興基金。2家企業分別在科創板、港交所上市,2家企業報證監會申請上市,9家企業接受上市輔導。
高水平承辦第二十一屆中國科協年會。
現代農業和綠色發展優勢不斷釋放
鄉村振興戰略深入實施
糧食總產達到1500.6億斤,實現『十六連豐』。
綠色和有機食品認證面積分別達到7470萬畝、650萬畝。新建生態高標准農田780萬畝。
成功舉辦第二個農民豐收節、第七屆綠博會和第二屆國際大米節,北大倉『黑土地』牌大米蟬聯國際大米節金獎。
全面推進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發展到20萬個。
生態屏障作用進一步增強
啟動實施小興安嶺—三江平原山水林田湖草保護修復工程。繼續實施天然林資源保護工程、三北防護林工程。開展東北虎豹國家公園試點。
『北國好風光,盡在黑龍江』旅游品牌正在叫響
全面推進全域旅游和文旅融合發展,成功舉辦第二屆全省旅游產業發展大會。全省智慧旅游平臺上線運行。
設立旅游誠信基金,優化旅游市場秩序。全年共接待國內外游客2.2億人次,實現旅游收入2684億元,分別增長19%、19.6%。
開放合作高地建設加快
中國(黑龍江)自由貿易試驗區獲批運行。
中俄東線天然氣管道投產輸氣。
黑河、綏芬河、東寧3個跨境經濟合作試驗區片區掛牌。
高規格高水平舉辦第六屆中俄博覽會和第三十屆哈洽會。俄羅斯駐哈爾濱總領事館開始工作。
積極擴大與日本、韓國、歐美等國家和地區的合作。
全省外貿進出口總額增長6.4%,其中出口總額增長18%。口岸進出口貨運量增長8.6%,進出境人員增長13.2%。
高起點高質量推進哈爾濱新區建設。
深化與廣東省對口合作,簽署總投資近3000億元的合作協議,深圳(哈爾濱)產業園區落地。
深化與吉林省戰略合作,推動哈長一體化示范區發展。
民生保障水平穩步提高
堅持財政支出向民生領域傾斜,民生支出佔一般公共預算支出比重達到86.1%,同比提高0.1個百分點。確保企業退休人員養老金按時足額發放。城鄉低保標准實現十三連增。全省養老服務機構發展到1850個,新增養老床位1.5萬張。特困人員集中供養標准達到上年度城鄉居民人均消費支出的80%。
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政府補貼標准、基本公共衛生人均經費標准分別提高6.1%和25.5%。統一全省城鄉居民大病保險政策並提高報銷比例。25個品種38個規格常用藥品平均降價59%。
6所高職院校入選國家『雙高計劃』。全省廣播電視無線數字化覆蓋主體工程建成。
完成城市棚戶區改造2.8萬套、農村危房改造7.8萬戶,開工改造城鎮老舊小區6.6萬戶。改造城鎮老舊供熱管網1212.8公裡。開展哈爾濱智慧供暖試點。
鞏固提昇了131萬農村人口飲水安全水平。
掃黑除惡專項斗爭不斷深化。刑事案件發案量持續下降,社會大局安全穩定。
面對1961年以來汛期最大降雨量和嚴重洪澇災害,堅持『寧可十防九空、不能萬一失防』,雨情汛情就是命令、一線就是崗位,高效協同配合,精准預警預防,眾志成城,奪取抗洪全面勝利。
全面落實河長制、湖長制,大力開展河湖『清四亂』行動,行洪能力明顯提昇。
森林防火取得較好成效。各類生產安全事故起數和死亡人數分別下降36.4%、27.4%,全省安全生產形勢總體穩定向好。
國務院新聞辦舉辦的『新時代黑龍江重振雄風再出發』專場新聞發布會廣受關注,展示了70年滄桑巨變和良好風貌。
嚴格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精神。馳而不息糾正『四風』特別是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切實減輕基層負擔。
加強機關作風建設,強化工作落實抓出成效。政府一般性支出和『三公』經費做到只減不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