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黑龍江綜合
搜 索
創業農場脫貧攻堅亮真招出實效
2020-01-13 09:51:24 來源:黑龍江日報  作者:袁野 吳樹江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黑龍江日報1月13日訊 創業農場以崗位扶貧、產業扶貧為重點,通過『雙加雙帶』、政策兜底為保障,以志智同扶為動力,多管齊下,因戶施策,保證了每戶貧困戶至少有兩個以上幫扶項目,實現年底建檔立卡貧困戶人均純收入達到1.92萬餘元。

  精准對接實現幫扶工作全覆蓋

  創業農場建檔立卡貧困戶64戶122人,其中51戶100人於2016年脫貧,13戶22人於2017年脫貧。為了鞏固精准扶貧成果,農場建立了黨員乾部『多幫一』的幫扶責任體系,即『幫扶場領導+幫扶黨支部+機關黨員乾部+駐場單位』幫扶1戶貧困戶,明確了各幫扶單位的黨政主要領導是第一責任人。幫扶責任人每個月開展走訪幫扶工作至少2次以上,幫助貧困戶解決生產、生活難題,真正把基層黨組織建成帶領群眾脫貧致富的主陣地。據統計,各幫扶單位全年開展入戶走訪1480餘人次,電話隨訪

  2100餘次,落實具體幫扶措施260餘件。

  真抓實乾確保實現『兩不愁三保障』

  農場依托精准扶貧服務中心按月、按季、重要節點給貧困戶派發米面油等生活必需品及衣物等,全年為62戶117名貧困戶家庭發放生活必需品等,合計12.14萬元。將符合條件的18戶貧困戶納入低保范圍,做到應保盡保,依靠社會最低保障『兜底』實現脫貧鞏固。

  在教育脫貧鞏固提昇方面,繼續落實教育扶貧政策,『六一』期間,為2戶貧困戶發放助學金1000元、為9名貧困學生發放價值2286元的學習用品;金秋助學期間,為9名貧困戶家庭卡式發放助學金3.12萬元,確保貧困家庭學生不因貧失學。

  農場建立了『基本醫保+一站式醫療救助+慢性病補貼+大病救助』的救助體系。為符合條件的貧困家庭辦理職工醫療保險39人、辦理居民醫療保險36人。母親節期間,農場為46位貧困母親發放了上臂式電子測壓計及感冒藥等常用儀器藥品,合計1.05萬元。

  針對患大病、重病人員,農場以建立12萬元大病救助基金作保障,農場再給予2000~5000元的救助,2019年共計為39名患大病人員進行救助,發放救助金10.2萬元。農場醫院專門為貧困戶設立了指示牌,開通了綠色通道,對於貧困戶就醫免除門診掛號費、門診診療費,為45戶建立健康檔案,明確了簽約醫生進行服務管理、免費健康體檢和健康隨訪服務。

  經農場城建部門鑒定,60戶貧困戶住房100%為安全住房,房屋暖和、整潔。同時,農場為貧困戶發放取暖費補貼2.45萬元。

  崗位幫扶創造就業機會增加收入

  農場為了給貧困戶建立長效的脫貧機制,扶貧辦與幫扶單位通過深入開展職業介紹、政策諮詢、開發公益性崗位等方式,積極為貧困戶尋找合適的就業機會,共有40戶貧困家庭有了環衛工、收銀員、清潔工、服務員的就業崗位。其中,農場為1名貧困家庭子女安排幼兒園幼師工作,為8名貧困戶安排環衛工崗位,第八管理區為幫扶的貧困戶安排在本單位做更夫,公路站給幫扶的貧困戶安排養路工和更夫崗位,還有些幫扶單位幫助貧困戶在超市租櫃臺開藥店、在轄區開食雜店。通過崗位幫扶,確保貧困戶的月均收入達1000~3200多元。

  第一管理區是黑木耳產業基地,農場采取『農場出資、扶貧對接單位+貧困戶出勞、收入歸貧困戶』的方式,將木耳大棚分配給5戶有技術、有勞動能力的貧困戶。針對貧困戶缺乏勞動力的情況,農場幫扶單位及機關黨員乾部出力幫助采摘、晾曬木耳;針對貧困戶缺乏銷售渠道的情況,農場經貿科和幫扶單位借助『互聯網+』,聯系經銷商、實體店銷售等形式積極幫助貧困戶聯系銷售渠道。兩年來,全場黨員乾部幫助貧困戶在農貿大集銷售木耳1290斤。第六管理區、供水站和機關黨員乾部采取『以購代捐』方式,愛心認購木耳達600餘斤。2019年木耳產業平均為貧困戶增收1.26萬元以上。

責任編輯:張廣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