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日報1月15日訊 『誰砸黑龍江的牌子,就砸誰的飯碗。以良好營商環境吸引各類企業和人纔「再闖關東」,讓「投資必過山海關」變成「投資爭過山海關」。』態度鏗鏘有力,擲地有聲,企業家紛紛表示我省的營商環境變得越來越好,投資爭過山海關勢在必行。營商環境優化,『強磁場』效應不斷釋放,再度成為兩會上代表委員們熱議的話題。
打出組合拳
創造龍江外貿好風景
2019年,大力優化營商環境作為重要內容被寫入政府工作報告。一年來,一項項新政密集出臺,一條條新規持續發力,一件件實事落地見效。

過去一年,哈爾濱海關著眼企業發展需求,主動思考,主動作為,主動服務,打出優化營商環境的組合拳,先後出臺並實施『優化口岸營商環境促進跨境貿易便利化16條措施』『促進綜合保稅區高水平開放高質量發展19條措施』『支持中國(黑龍江)自由貿易試驗區建設20條措施』,全力打造『辦理海關事項不求人』特色品牌,紮實推進海關制度創新和治理能力建設。
口岸營商環境不斷優化,龍江外貿『風景這邊獨好』。

省人大代表盧厚林認為,我省應紮實做好『全方位』『高水平』的文章,深耕『一帶一路』建設打開新領域,培育發展外貿的新業態,加快提昇沿邊口岸功能和對俄開放首位度,打造『龍江最舒心』營商環境品牌。以營商環境賦能開放水平,以優質服務提昇對俄開放門戶功能,在建設市場化、法制化、國際化營商環境等方面率先挖掘改革潛力,突破對外開放局限,切實當好改革開放的排頭兵和創新發展的先行者。
辦事不求人
加速企業落戶龍江
近年來,七臺河市堅持把優化營商環境作為推動高質量發展的『頭號工程』,通過持續打造『七個環境』,推動產業項目建設加快駛入『快車道』,還出臺了《七臺河市優化營商環境70條政策措施》,持續推進營商環境深度優化。

省人大代表於志善建議,要以法治推動『辦事不求人』長效化機制化常態化,持續打造『辦事不求人』的政務服務品牌。以法治代替『人治』和單一的行政手段,推進營商環境制度化建設,從而持續改進我省營商環境。

去年一年我省營商環境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投資必過山海關的態勢正在形成,無論從社會反響、群眾感知,還是從招商引資企業的反饋,營商環境的變化是大家普遍認同的。
省政協委員趙恩澤說,目前,更多地需要各個部門在履職盡責的過程中優化營商環境。數據共享,部門之間的聯動,是營商環境建設監督局今年重點推進的一項工作,打破部門之間的利益格局,增強職能部門的服務意識,將信息共享化,通過數據的共享和運用,讓數據多跑些路,讓群眾少跑些路,讓前來投資的企業辦事不求人。
共謀良策
優化龍江營商環境
企業如魚,環境似水。營商環境的逐步優化,吸引了投資商紛紛前來助力龍江經濟發展。近年來,我省加大招商引資力度,投資者見證了我省營商環境的變化,也在兩會上表達了對我省營商環境的期許和建議。

投資營商環境指標並非一成不變,我省應形成具有龍江特色的投資營商環境評價指標體系,以此推動投資營商新環境建設。
省人大代表隋熙鳳舉例說,如針對省內中小城市存在的人纔流失問題,設置『人纔建設』等指標,針對我省為數不少的資源型城市,可以根據『轉型昇級』需要設立相應指標。

龍江的營商環境正在回溫,省裡也成立了營商環境建設監督局,營商環境變好了,讓我們這些外地投資者看到了龍江經濟的未來和希望。
省政協委員潘浩文說。
他建議,實施減費降稅,不久以後一定會重新煥發黑龍江的經濟活力。同時要尋找新的經濟增長動力,找到龍江優勢產業,並對這些產業給予大力的政策支持。營商環境不斷改善,纔會吸引更多外地投資者來到黑龍江。
會外連線
石墨新『烯』望『營』在黑龍江
『流程時間縮短,辦事效率提高,審批速度提昇。』這是萬鑫石墨谷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方振輝對黑龍江營商環境的感受。自2015年落戶黑龍江以來,五年時間見證了黑龍江營商環境的變化。
從最初生產石墨(烯)復合導電漿料,年銷售額600萬元到現在建設石墨(烯)新材料產業園,年銷售額突破億元。萬鑫石墨谷,在黑龍江這片沃土上孕育『烯』望。
如今,石墨(烯)新材料產業園一期工程建設進度已完成80%,公司總經理劉智良說,『處處替企業著想,我們沒有想到的,政府都替我們想到了。在園區建設中政府給了我們極大支持,用水、用電、用氣及時落實,項目注冊審批速度也特別快,如今園區快速建設與政府的高度支持是分不開的。』
2020年,省委省政府對石墨產業引導基金將助力石墨產業能源更好更快發展;依托龍江『紫丁香計劃』,萬鑫石墨谷有限公司正籌備上市;13000平方米的石墨碳材料研究院也將於『五一』之前投入使用。
未來,哈爾濱萬鑫石墨谷科技有限公司將依托龍江石墨資源和哈爾濱的優勢,圍繞碳-石墨新材料產業的發展,建設國內外重要的石墨新材料產業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