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政務·政策  >  政務
搜 索
省政協委員岳奎忠: 積極應對『豬周期』促進我省生豬產業高質量發展
2020-01-15 14:30:53 來源:黑龍江日報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黑龍江日報1月15日訊 為促進我省生豬產業高質量發展,降低『豬周期』波動對產業及居民日常生活帶來的影響,我省應采取『生豬全產業鏈綠色循環發展模式』。即以循環經濟發展理念為指導,將第一產業(生豬養殖、糞污還田種植)、第二產業(生豬屠宰、食品深加工)與第三產業(批發零售)有機融合,最終形成生豬產業融合、循環發展模式。具體建議如下:

  將規模飼養、種養結合作為發展生豬生產的主要推廣模式。大力發展生豬規模化、標准化飼養,推廣先進的養殖技術。鼓勵支持散養戶、中小養殖戶向適度規模養殖發展,增強抵御市場風險能力,通過養豬企業、屠宰企業相互參股,利益共享,或者成立養殖、屠宰一體化集團或者合作社,避免生豬養殖數量大起大落,穩定生豬供應。各地應認真落實生豬規模化養殖場建設補助項目。及時下達2020年項目資金,使在建項目盡快形成實際產能。發展生豬生產要堅持『以地定畜、以養促種』,與糞污土地承載力相匹配,落實糞污資源化利用支持政策。

  將建立完善防疫體系作為生豬生產的關鍵環節來抓。實施分區防控,落實強制免疫、監測、檢疫監管、強制撲殺、無害化處理等各項防控措施。加大規模化豬場、屠宰場非洲豬瘟檢測設備扶持。完善縣級或第三方疫病公共檢測機構建設,支持建設區域車輛洗消中心。調整生豬疫病防控補貼標准。此外,設立非洲豬瘟疫病保險,參與保險的由政府補貼經費。

  將『活豬出省』變為鮮肉、熟食『入關』。開展生豬屠宰加工擴能和標准化示范創建,通過招商引資、技術改造和擴建項目,培育優質特色豬肉和熟食品牌。把增加值和利稅留在我省,拉動地方經濟發展。

  將『生豬期貨』與多元化供給新模式結合起來。我省應積極與大連商品交易所對接,將生豬現貨、期貨市場結合起來;探索實施育肥豬價格保險制度,穩定養殖者信心和防止生豬價格大起大落。建議由省供銷合作社牽頭,聯合本地和國內知名流通企業,將各自分散供應鏈整合到一個平臺上,探索『線上+線下』全渠道融合銷售新模式。以生豬及其產品『點對點』調運,促進生豬及產品有序流通。

責任編輯:張廣義

【專題】只爭朝夕不負韶華——2020年黑龍江省兩會專題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