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黑龍江日報1月15日訊 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水環境保護工作,堅決打好碧水保衛戰,全省水環境質量持續改善。但是,與乾流相比,各水系支流的中小河流水質改善幅度還比較小,為此提出以下建議:
注重擴大涵養空間,在國土空間規劃中,要貫穿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體的理念,擴大中小河流上游的濕地、森林、草地等具有水源涵養功能的空間,從源頭上改善中小河流水環境質量。科學劃分流域空間。按照生產、生活、生態三個功能劃分流域空間,為上下游、左右岸生態整體保護、系統修復和綜合治理打好基礎。嚴格管理沿岸空間。依法禁止河道周邊空間的開發使用,防止過度開墾、過度放牧。
將水資源支橕作為產業布局的重要約束因子,重大項目布局要進行水資源利用合理性評估。要考慮『用水』,用水量大的產業項目不宜以中小河流作為水源,避免河流流量大幅度減少。考慮『排水』,項目落地區域要有足夠的納污能力。排水量大的產業項目不能布局在中小河流附近,避免形成新的黑臭水體。要考慮『補水』,通過合理的產業布局,保證各地水庫擁有一定預留水量,在冬季為中小河流補充水量、優化水質。
要加強全社會節水建設要重視中小河流,建議在『十四五』規劃中體現三個方面的節水要求。一是社會節水。加強中小河流區域節水型社會建設,強化水資源調度配置,提高全社會用水效率。二是管網節水。針對中小河流沿岸縣城鄉鎮多、輸水管網老化特點,加大老舊管網改造力度,降低管網漏損率。三是農業節水,積極推動灌溉方式由粗放向節約集約轉變,推廣水田退水重復利用,減少農業用水。
科學精准依法治污要突出中小河流。堅持規劃引領,建議在『十四五』規劃中安排中小河流流域治理專篇,進行宏觀謀劃。加大資金投入,重點保障沿岸縣城、鄉鎮水污染防治項目建設。強化農業治污。探索適合我省特點的農村污水處理模式,推進廁所革命,解決農村水衝廁所排水出口問題;沿岸農田灌區建設植被緩衝帶和隔離帶,減少水田退水帶來的污染;加強對河道周邊農業種植和畜禽養殖的管理,避免農業廢棄物直接進河;繼續開展農業『三減』,降低殘留化肥農藥對中小河流的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