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日報1月16日訊 『開展名企名家名牌培育行動,發揮企業家纔能,弘揚優秀企業家精神,獎勵有貢獻的優秀企業家,營造激勵企業家創新創業的社會氛圍。』政府工作報告中的這句話,彰顯出我省大力發展非公有制經濟的信心和決心。全省兩會期間,代表委員紛紛熱議如何利用政策紅利在我省打造企業家群體,培養企業家精神。
打造高素質企業家群體
省人大代表張樹乘說,奮斗、創新、擔當是企業家精神的核心內涵。我省經濟社會處於轉型的關鍵時期,隨著《黑龍江省優化營商環境條例》《黑龍江省營商環境監督辦法》的實施和制定,我省營商環境明顯改善,但營商環境不是提振我省經濟活力的唯一因素,龍江的企業家應該思考,在省委省政府大力改善營商環境的同時,企業家如何與政府協同提振經濟活力。龍江企業家要踏實踐行『奮斗、創新、擔當』的企業家精神,一要弘揚以東北抗聯精神、北大荒精神、大慶精神、鐵人精神為代表的龍江四大精神,積極面對市場挑戰,充分挖掘企業成長動能。二是以技術創新和管理創新為支點,雙輪驅動企業高速高質量發展,進而為我省蓄積經濟活力。技術創新加大研發投入,提前布局產業發展,實現『生產一代、儲備一代、研發一代』的產業結構。管理創新除了建立科學管理體系外,還要解放思想,導入先進理念,實施科學的人力資源管理,研究人纔與勞動力外流的原因,把競爭視野放大到全國范圍,制定有競爭力的薪酬政策,把想走的人留下來,把飛出去的人吸引回來,政府把營商環境做好了,企業就是留住人纔吸引人纔的主體。龍江的企業家在高效創造財富的同時,還要感恩時代、回報社會,既要擴大企業規模,提高繳納稅金,更應努力學習,將自己的成功經驗向外傳遞,相互影響,推動打造龍江高素質企業家群體。
取長補短培育企業家精神
省政協委員張洪濤說,我省長期以來存在大量的本地企業家到外地去發展的現象,要努力把這些曾經在黑龍江學習、工作過對我省有感情的企業家們請回來傳經送寶、投資發展。我省有個特別大的優勢就是擁有哈爾濱工業大學等高校,不僅有在全國名列前茅的學科,還走出了很多成功企業家,要把這個優勢利用起來,籌劃成立哈工大等高校的校友企業家聯誼會,與國內知名高校的校友企業家聯誼會交流。再就是用好亞布力中國企業家論壇,每年正月全國知名的企業家都會相聚黑龍江。我省企業家需要抓住時機盡快融入其中,把我省企業家品牌做起來,並在交流合作中取長補短,培育具有龍江特色的企業家精神。
省人大代表呂煒說,作為一家外貿企業家,要在面對復雜情況時保持敏銳頭腦,面對困難時咬緊牙關執著向前,還要肩負好企業家的社會責任。這些年通過企業的發展,我們看到企業的運營不僅改善了職工的生活還為本地市場帶來了更多的變化和選擇,而且帶動了包括物流、零售、服務等整個產業鏈的昇級。這些更使人感到肩上責任重大,作為一名企業家一定要經營好企業,在行業內做出表率,為樹立龍江優質企業家形象貢獻一份力量。
企業的生產是推動社會福利進步的源動力
省政協委員郭楓說,企業的生產是推動社會福利進步的源動力,企業家應該是一個高尚的職業。郭楓說,作為一名企業家,首先希望自己的團隊是一個充滿正能量的團隊,企業除了獲取利潤之外,還致力於提昇其他人的生活狀態和生活質量。企業家不光提昇投資人和客戶的生活狀態,還有員工的生活狀態。這不應該是相衝突的狀態。通過一方或者兩方受損,讓其他方受益,這樣的企業不是成功的企業。如果兼顧不到三方同時受益,這樣的企業家也不是成功的企業家。企業員工都有自身的物質和精神生活的追求,他們的生產力往往也取決於自身的生存狀態是不是在一個適合的積極的企業文化之下。
省政協委員姜淑燕說,一個成功的企業家,一定是一個扛得起責任、愛奉獻且講規則的人。她以自己的企業為例說,自己經營的企業是一家『年齡』超過20年的『老』企業,企業員工中有80%都是企業剛成立時就加入企業的老員工。在這裡,員工或者員工家人婚喪嫁娶,作為企業負責人都會第一時間趕往現場。姜淑燕說,大力弘揚優秀企業家精神,扛起新時代賦予企業家的重任,就是要堅持把這種精神實打實地踐行到每一件事兒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