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經濟·旅游  >  經濟
搜 索
黑龍江省出臺支持服務民營企業高質量發展『15條』措施
2020-01-17 16:15:00 來源:東北網  作者:紀詳勇 周秘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東北網1月17日訊(紀詳勇記者周秘)省市場監督管理局日前正式印發《關於支持服務民營企業高質量發展的具體措施》,從『打造寬松便捷的准入環境、打造公平有序的市場環境、打造精准有效的政策環境』等三個方面提出了支持服務民營企業高質量發展的『15條具體措施』。

  打造寬松便捷的准入環境

  1.進一步壓縮企業開辦時間。完善『企業開辦一網通辦』服務功能,將企業設立登記時間壓縮至1個工作日內,持續提昇市場主體登記網上辦理率。落實企業開辦服務規范要求,加強部門協同聯動,持續優化企業登記、印章刻制、發票申領、員工參保辦理流程,推進銀行賬戶開戶備案、住房公積金登記納入企業開辦全程網上辦,提昇各部門、各地域、各環節企業開辦線上線下服務能力。

  2.統籌推進『證照分離』改革全覆蓋試點。調整公布我省自貿試驗區『證照分離』改革事項清單(2020年版),推動地方層面設定的涉企經營許可事項全部取消;健全工作機制,推進取消審批、審批改為備案、實行告知承諾、優化審批服務等改革舉措在中國(黑龍江)自由貿易試驗區落實完善,做好擴大試點范圍的准備工作,適時全省推開。

  3.推進工業產品許可准入改革。將化肥、危險化學品、電線電纜、食品相關產品和危險化學品包裝物、容器等5類省級工業產品生產許可事項委托下放給有承接能力的市(地)局辦理,方便民營企業就近辦證;將工業產品生產許可承諾辦結時限由20個工作日壓縮至7個工作日。

  4.提高食品生產經營許可便利化。對保健食品、特殊醫學用途配方食品、嬰幼兒配方乳粉企業,在產品注冊時通過市場監管總局現場核查的,取消生產許可現場核查。對食品生產加工小作坊小經營、食品銷售(不含散裝熟食)和通過評審的大型直營連鎖餐飲企業新開辦直營連鎖門店許可實行『告知承諾制』,申請時承諾符合條件的,當場發放相關許可。

  5.深化藥品許可審評審批制度改革。推進藥品、醫療器械『承諾即辦證(許可)』實施范圍,優先在中國(黑龍江)自由貿易試驗區、哈爾濱新區再探索實施20項『承諾即辦證(許可)』事項;藥品行政許可事項審評審批時限在原有基礎上再壓縮10%,達到50%。

  6.持續推進企業注銷便利化。完善企業注銷專區服務功能,為企業提供多部門注銷業務協同辦理的『一網服務』。積極爭取在我省開展完善簡易注銷改革試點,落實簡程序、減材料、降成本舉措。依據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等13個單位聯合發布《加快完善市場主體退出制度改革方案》規定,積極爭取在我省開展企業吊銷未注銷企業強制注銷試點,暢通市場主體退出渠道。

  打造公平有序的市場環境

  7.落實公平競爭審查制度。對2019年12月31日前制定的規范性文件和涉及市場主體經濟活動的其他政策性文件,以及『一事一議』形式的具體政策措施等開展全面清理,廢除或修改歧視民營經濟或增設民營企業准入退出門檻的各種規定和做法。嚴格按照規范流程對2020年1月1日起出臺的涉及民營經濟的政策措施開展公平競爭審查,堅決防止和糾正排除、限制民營企業參與公平競爭行為。

  8.加強對民營企業合法權益保護。依法打擊市場混淆、商業賄賂、虛假宣傳、侵犯商業秘密、商業詆毀等不正當競爭行為,強化對民營企業的合法權益保護。依法查處侵犯民營企業利益的制售假冒偽劣商品行為,嚴厲打擊損害企業利益的職業惡意索賠行為。保護民營企業知識產權,營造公平公正的市場環境。

  9.加大針對民營企業收費行為的監管力度。開展違規涉企收費治理,重點治理政府部門及下屬單位、行業協會商會亂收費行為、違規行政審批中介服務事項,監督相關涉企收費部門落實各項收費政策,對民營企業反映突出的收費問題加大監管力度,切實減輕民營企業負擔。

  10.加大知識產權保護力度。推進建設中國(黑龍江)知識產權保護中心,為民營企業搭建『快速審查、快速確權、快速維權』通道。落實知識產權保護協作機制。開展知識產權行政保護聯合執法行動,依法嚴厲打擊商標、專利違法行為。認真做好專利侵權糾紛行政裁決工作。

  11.對民營科技企業實行包容審慎監管。對民營科技企業『無事不擾』,在『雙隨機、一公開』抽查中,降低抽查比例,減少抽查頻次,對符合列入經營異常名錄和嚴重違法失信企業名單的,以責令改正為主,以列入懲戒為輔,對主動改正問題的,可不予列入。

  12.推進行政執法規范化建設。強化案件執法職責分工,形成市場監管合力。在建立食品職業化檢查員隊伍的基礎上,分行業、分領域推進專業化、職業化隊伍建設。依據相關規定,進一步完善市場監管系統行政處罰自由裁量規則,規范行政執法程序,以公正文明執法保護民營企業合法權益。

  打造精准有效的政策環境

  13.提昇民營企業標准化管理水平。構建政府主導制定標准與市場自主制定標准協同發展、協調配套的新型標准體系。支持我省具有競爭優勢的民營企業將技術創新成果轉化為標准,鼓勵企業提昇標准水平,爭當『標准領跑者』。開展我省農產品和食品與國際標准對標接軌工作,聘請國家級權威機構開展標准比對評估,指導我省民營企業采用國際標准和國外先進標准。

  14.推動民營企業質量管理提檔昇級。采取『行政+專家質量管理問診指導組』的形式,深入民營企業開展現場質量管理服務,推動引進卓越績效、六西格瑪等先進管理模式和方法,鼓勵廣泛開展崗位練兵、技能培訓等質量提昇活動,促進民營企業質量管理提檔昇級。促進支持生物醫藥產業高質量發展政策措施落地生效,進一步擴大藥品物流直調試點數量,推動更多企業節本增效。

  15.提供優質計量測試技術服務。聚焦民營企業質量提昇、產業發展中的測量、測試問題,提供全溯源鏈、全壽命周期、全產業鏈的計量測試技術服務。對民營企業急需的計量測試服務項目開闢綠色通道、特事特辦。加大對民營企業的計量宣傳和技術培訓,鼓勵和引導各類計量實驗室向民營企業開放。大力推進計量精准服務產業發展,組織專家主動服務企業,解決企業發展的『卡脖子』問題。

責任編輯:楊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