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日報1月20日訊 繼先後與自貿試驗區三個片區簽訂《關於打造國際一流營商環境的合作備忘錄》後,日前,省營商環境建設監督局再次推出重磅舉措,研究制定並提請省委省政府優化營商環境領導小組印發了《關於支持中國(黑龍江)自由貿易試驗區打造國際一流營商環境的指導意見》,提出20條具體措施,包括深化『放管服』改革、優化政務服務、創新投資項目審批模式、提昇貿易便利化、加快社會信用體系建設等方面。
加大放權力度。根據自貿試驗區各片區戰略定位和需求,堅持『以放為原則、以不放為特例』,將省和設區的市級經濟管理權限下放給各片區管理機構,並積極向國家爭取自貿試驗區改革發展急需的相關政策,實現『行政審批不出區』。支持自貿試驗區各片區開展相對集中行政許可權改革,實行『一枚印章管審批』。
建設『一站式』政務服務中心。堅持以政務服務環節最簡、效率最高、最具溫度和滿足市場主體需求為目標,自貿試驗區所在地綜合性實體政務服務大廳設立自貿試驗區專區,推動實現政務服務事項全部進駐,實行『一窗』分類受理,全面推行政務服務標准化,加大『辦好一件事』改革力度,推行『窗口無否決權』機制。推動提供更多事項綜合自助辦理,實現24小時不打烊。
打造政務服務『一張網』。加快推進『互聯網+政務服務』,依托全省一體化政務服務平臺,建設自貿試驗區網上專區,推動政務服務事項應上盡上,實現涉企經營許可事項從申請、受理到審核、發證全流程『一網通辦』『最多跑一次』。優先支持自貿試驗區政務信息資源和信用信息數據需求。推進線上線下全面融合、無縫銜接,實現線上線下一套服務標准、一個平臺辦理。
創新投資項目審批模式。持續優化投資項目審批流程,實行多評合一、統一評審、並聯審批、聯合勘驗、聯合測繪、聯合審圖、聯合驗收等機制,推行函證結合、容缺後補等舉措,切實提高審批效率。全面實行建設用地區域評估和工業用地標准地制度,實現『承諾即開工』。全程為項目落地提供精准服務和審批精准監督,為企業提供全生命周期優質服務。
積極提昇貿易便利化。持續優化口岸通關環境,完善跨境貿易便利化措施,縮減口岸整體通關時間,降低進出口環節的合規成本。
加快建設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國際貿易『單一窗口』,推動實現相關部門信息共享、監管互認、執法互助。按照『一線放開、二線安全高效管住、區內流轉自由』的原則,在自貿試驗區海關特殊監管區域內建立與國際貿易等業務發展需求相適應的監管服務模式。
加快社會信用體系建設。支持自貿試驗區全面推行信用承諾制,按照『共享即懲戒』原則,建立健全貫穿市場主體全生命周期,銜接事前、事中、事後全監管環節的新型監管機制,深入開展信用聯合獎懲,打造自貿試驗區誠信高地。
大力支持全面先行先試。充分行使國家賦予的改革自主權,落實對政府工作人員和市場主體的雙向容錯試錯機制,對法律、法規和國家政策未禁止或者限制的事項,鼓勵在自貿試驗區開展創新活動,創新措施涉及國家部門權限的,幫助積極爭取國家有關部門支持先行先試,獲得更大的改革自主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