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日報1月21日訊 18日,政協哈爾濱市第十三屆委員會第四次會議召開;19日,哈爾濱市第十五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開幕。兩會期間,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積極建言獻策,圍繞優化營商環境、文旅體融合發展、哈爾濱新區建設、提昇民生保障水平等話題展開熱議。
在日前舉行的市政協十三屆四次會議開幕式上,哈爾濱市政府通報了去年哈市政協提出的《關於大力支持我市民營企業發展壯大的建議案》的辦理情況,一項項真抓實乾的務實成果,讓委員們看到了哈爾濱市推動民營經濟發展的決心與魄力。其中,全市小微企業貸款餘額2528.1億元,較去年年初新增85.8億元,清理拖欠民營企業賬款19.11億元等,獲得與會委員的高度評價。
兩會上,哈市《政府工作報告》明確提出,以優化營商環境為基礎,全面深化改革,進一步壯大民營經濟,鞏固和拓展減稅降費政策成效,進一步降低企業用電用氣物流等成本,讓民營企業走向更加廣闊的舞臺。很多來自民營經濟領域的哈市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紛紛表示,優化營商環境的政策措施突出問題導向,有針對性地回應民營企業家的期盼,切中企業發展痛點難點,將真正激發民營經濟發展活力。
降低成本為民企發展注入活力
據了解,生產成本過高,一直是制約哈市民營實體企業發展的重要原因。
『近年來,哈市出臺了一系列支持實體經濟發展的政策措施,為實體經濟降成本和創新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持。但目前,民營企業在用人、用電、物流、稅費等方面,仍存在成本較高問題。』政協委員徐偉告訴記者,減稅降費是涵養稅源、『放水養魚』的務實之舉,將有效杜絕一些企業為減輕稅務負擔,選擇到外地發展的情況再發生。
徐偉對記者說,圍繞支持民營企業發展,哈市要把國家的各項優惠政策落實落細,並借鑒經濟發達城市的成功經驗,形成政策窪地,幫助民營企業降低成本,吸引更多的外來企業投資興業,引導企業通過自主創新、轉型昇級、產學研結合等手段提質增效,引導企業專注實體、專注品牌,激發內生動力。
人大代表孫靜表示,哈市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的舉措,為民營企業穩預期、增定力、添信心,吃下定心丸。
強力推進『清欠』助力民企發展
2019年,哈爾濱市強力推進『清欠』工作。截至12月初,市、區兩級政府部門及所屬機構、大型國有企業償還拖欠民營企業賬款19.11億元,清償比例達到63.37%,得到省政府充分肯定。
在《政府工作報告》中,哈市提出將進一步完善清理拖欠民營及中小企業賬款長效機制,為民營企業發展注入新活力。
哈市民營企業家、政協委員王希江對記者說:『為解決拖欠民營企業賬款問題,哈市成立了清理拖欠民營企業中小企業賬款臨時機構。去年的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績,解決了眾多民營企業的應收賬款,讓企業輕裝上陣,步入良性發展軌道。但徹底解決拖欠問題,仍要克服很多困難。』
王希江說,哈市可以按照政府部門、國有企業、政府所屬事業單位進行分類排查,做到應統盡統、應付盡付。審計部門應對政府部門、國有企業、政府所屬事業單位開展拖欠民營企業賬款的專項審計,積極督促國有企業清理拖欠過程中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對長期拖欠、惡意拖欠的單位及部門,要明確提出整改方案,共同為民營企業發展營造良好環境。
為民營經濟發展營造良好法治環境
去年以來,哈市出臺《哈爾濱市優化營商環境工作方案》、《關於進一步縮短企業開辦時間實施方案》等措施,不斷深化『放管服』改革。紮實開展公平競爭審查,對全市15653份現行規章、規范性文件和其他政策措施進行了公平競爭審查、清理。出臺《哈爾濱市規范涉企行政執法專項行動實施方案》等文件,努力營造公平競爭環境。
兩會期間,代表委員對此贊不絕口。政協委員侯坤告訴記者,推動民營經濟發展,營造保護民營企業的良好法治環境至關重要。『吸引投資爭過山海關,讓民營企業安心發展、舒心發財,還需要加倍努力,補齊法治環境短板。』侯坤說,哈市應積極推進相關地方性法律法規立改廢釋,為民營企業健康發展提供有力司法保障。樹立平等保護、促進發展的立法理念,重點圍繞民營企業在市場准入、產權保護、投融資、公平競爭等方面遇到的困難問題,確立民營企業『公平准入』原則,加快推動修改制定相關法律法規。同時,哈市可以通過立法加強政府政務法治誠信建設,加大法治政府建設力度,為民營經濟發展提供良好行政服務。
人大代表孫靜說,要建立營商環境第三方評價體系,委托、支持商協會組織開展營商環境評價,旨在從第三方的角度、以企業家的視角客觀描述地區營商環境的真實狀況,從要素環境、法治環境、政務環境、市場環境、社會環境、創新環境等方面進行測評,以公開透明的優良營商環境,進一步提振民企發展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