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日報1月23日訊 哈爾濱市作為東北亞地區鳥類最重要遷徙地停歇地和繁殖棲息地,是遷徙鳥的重要生命通道。去年10月,在哈爾濱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視和指揮調度下,哈市啟動了以『遷徙鳥、下山蛙』為重點的守護行動。記者從哈爾濱市林業和草原局獲悉,自開展守護行動至今,全市收繳放飛野生鳥13606只,用實際行動為候鳥南飛護航。
為了守護好候鳥遷徙『通道』,省委常委、哈爾濱市委書記王兆力批示要求,嚴厲打擊獵殺鳥類及野生動物行為,落實屬地責任,嚴肅追究放任不管、失職失責行為。哈爾濱市多部門聯合,開展打擊非法捕鳥專項整治行動,對非法獵捕、買賣野生鳥等行為予以取締。截至目前,全市共組織專項執法行動100多次,收繳放飛野生鳥13606只,收繳搗毀鳥籠860多個、粘網270多片;檢查攤床商戶620多次;沒收並放生林蛙43000多只;沒收松鼠40只;查獲野豬5只、?子2只、熊掌4只、熊膽1只。全市共出動警力5100餘人次,訓誡人員300餘人,刑事立案20起,對21人采取了刑事強制措施。市本級開展專項執法38次,收繳放飛野生鳥2967只、收繳粘網60片1000米、收繳鳥籠280多個,檢查攤床商戶200多個次。專項守護行動極大地震懾了此類違法犯罪,哈市非法捕獵野生動物案件發案率大幅下降。
為了有效維護生態安全,哈市已建立聯查聯絡機制,明確責任分工,實現信息共享,形成了公安、市場監管、林業草原等部門,以及森林資源、森林公安、林政執法、野生動物救助等單位間的野生動物保護管理聯動配合、聯查聯防機制。在市委、市政府的指揮調度下,森林公安、林業和草原、市場監管等多部門聯合開展守護『遷徙鳥、下山蛙』為重點的專項整治行動,集中優勢力量對候鳥遷徙停歇地、遷徙通道以及市場等區域進行全方位巡查,重點對不法分子獵捕、販賣野生鳥的易發地點和場所專門盯防布控,露頭就打。同時,增強打擊整治實效,禁止餐館、飯店、山貨店懸掛『野味餐館』、『野味店』等招牌,對非法加工、出售野生動物及其制品的商家和店鋪,將依法從嚴查處。
目前,『政府+民間+媒體』的生態保護模式在哈市逐漸形成。據市森林公安局局長趙景元介紹,在查處的非法獵捕、販賣野生鳥類的案件中,約70%的線索信息來自群眾自發舉報,說明保護野生動物理念深入人心,市民愛鳥護鳥意識增強。隨著候鳥遷徙季的結束,哈市將繼續開展清網清套行動,加大對其他野生動物的保護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