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1月29日訊(記者 郎艾迪)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是黨中央向全黨全國發出的動員令。在大慶防控疫情斗爭第一線,一名名共產黨員『守初心、擔使命』,危難時刻衝在前;一個個基層黨組織組織群眾、宣傳群眾、凝聚群眾、服務群眾,發揮戰斗堡壘作用,讓鮮紅的黨旗在疫情防控一線高高飄揚。
村黨支部將防疫知識編成"順口溜"
『新年剛來到,支部要播報;大家都做好,防疫沒煩惱;來客要上報,號碼下邊找;隔離需自覺,閉門無煩惱;聚會不能有,凡事網上嘮;鄰裡少串門,安康各自好……』28日,這首《鐵東村黨支部防疫謠》在鐵東村村民的朋友圈裡頻頻刷屏。

『這個創意好!不僅簡單易懂還朗朗上口,大家看了不恐慌,還記住了防控知識,有啥情況第一時間還是想到咱黨支部。』『我是黨員,我為紅色力量代言,武漢加油,祖國加油!』『我們一起加油!』『黨支部是大家的堅強後盾!』『做好防疫工作,一起守護我們的家鄉!』……朗朗上口的說詞,接地氣的語言,將防疫觀念說到了人心裡,《防疫謠》剛一發布,就贏得了黨員和村民的點贊。
記者了解到,刷屏的這首《鐵東村黨支部防疫謠》是鐵東村黨支部掛職副書記王玉龍和黨支部幾個成員,僅僅通過一上午時間就創作完成的。

鐵東村工作人員提前上崗,入戶走訪、設卡登記外來人員,他們用自己的方式戰斗在抗擊疫情的最前沿。
『現在疫情形勢嚴峻,作為一名基層黨員乾部,我也在問自己,到底能做些什麼力所能及的事。』聊起創作初衷,王玉龍說,就是想將防疫知識編進來,希望通過這種形式,讓更多人將防疫知識記在心裡,同時也想告訴廣大村民,有困難有情況第一時間要想到黨支部,黨支部永遠是大家最堅實的後盾。
"聽岳書記的,准沒錯"
2020年的春節對於岳纔忠來說,有了特殊的意義。作為大慶市第二醫院駐林甸縣花園鎮衛星村黨支部第一書記、駐村工作隊隊長,他的工作日志上,除了『扶貧』之外,又多了一項重要工作:防疫宣傳和抗疫行動。
『二醫院是收治定點醫院,在防疫防控上經驗豐富,我作為駐村乾部,一定要發揮專業特長,守護好衛星村。』岳纔忠這樣告訴記者。


臘月二十九,當村民陸續回村准備過年時,衛星村已開始著手部署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早預防、早發現、早隔離,這是控制疫情的最佳方式。』岳纔忠提早與村醫就村民身體狀況進行初檢,對外地歸鄉人員進行逐一排查,與村兩委成員對村裡的防控工作進行提前部署。他和同事們精心為18名返鄉人員,特別是1名從疫區歸鄉者提供居家隔離指導,村醫每天兩次為居家隔離人員及家屬監測體溫。『潛在風險必須完全按照規程執行,疫情面前,一絲馬虎也要不得。』岳纔忠說,在做好上報工作的同時,他還通過微信、電話、家屬傳達等多種形式,做足村民思想工作,特別是做好居家隔離村民的心理疏導。

村頭大喇叭常喊常放,村乾部挨家走訪宣傳告知,微信裡逐戶逐人分享知識,村屯主要道口專人把守嚴禁高溫人員入村……在衛星村,廣泛宣傳與動員後,村民對防控形勢戶戶知曉,對防控知識家家學習。春節假期幾天來,村內家家閉戶,不走動、不拜年。村民都說:『聽岳書記的,准沒錯。』
大年初四,面對嚴峻的防控形勢,岳纔忠在村裡忙活了一小天,在各屯加密懸掛張貼宣傳條幅。天擦黑後,他又驅車回到市第二醫院,為奮戰在防控最前錢的戰友們分懮。
岳纔忠說,『現在的衛星村很穩定,全村人都十分重視疫情防控工作,我們一定能早日打贏這場防疫戰。』
帶著硝酸甘油上"前線"
大慶龍南醫院重癥醫學科(ICU)主任張桂霞是個『大忙人』。由於長時間高強度的工作,張桂霞患上了勞累性心絞痛,她的口袋裡總是備有硝酸甘油。
當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成為舉國關注的焦點。在疫情面前,作為一名共產黨員,作為參加過『甲流』、『非典』戰役的元老級專家,張桂霞主動請纓,又一次身披戰袍,衝鋒在前。

農歷二十九,接到會診的任務,張桂霞和其他專家一起一忙就到了大年三十的凌晨3點。連續工作了20多個小時,在回辦公室的路上,只覺心髒擰著勁兒的疼,手腳直抖,沒了力氣,趕快含了4粒硝酸甘油,靠在走廊的牆上休息了好一會兒,纔緩過勁兒來。

回到家中,她把自己隔離在一間屋子裡,沒有告訴任何人她犯病的事情。原本說好春節和丈夫兒子一起回老家看望高齡的婆婆,可張桂霞放心不下抗疫的工作,只能讓丈夫和兒子回去。兒子心疼媽媽,決定留下來:『我不放心你,讓我爸陪奶奶過年,我來陪你。』
剛剛買完菜,准備做年夜飯的張桂霞又接到會診電話,放下菜就直奔醫院。兒子望著她的背影沒有吱氣,因為他知道,在媽媽的心中,什麼最重要。
領會上級文件精神,制定完善各種制度表格,規劃發熱就診區域,參與組建發熱病房,評估、診斷、甄別就診者病情,張桂霞用她豐富的臨床及防控治療傳染性疾病的經驗,肩負起抗疫的重擔。
張桂霞正在用自己的大愛,守護著2020年的春天,用自己的生命守護著患者的健康,用實際行動使共產黨員的先進性熠熠生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