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2月3日訊(記者 孫英鑫)3日,省政府新聞辦舉行『黑龍江省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聯防聯控進展情況』系列新聞發布會第六場。會上,哈醫大一院產科主任、中華圍產醫學分會常務委員孫敬霞就新型冠狀病毒能否母嬰傳播?特殊時期,對母嬰疫情防控有哪些指導意見?寶寶的疫苗和准媽媽的產檢可以按時完成還是要等疫情結束?等公眾關心的問題進行了解答。

孫敬霞表示,迄今為止,尚未見有新生兒感染病例的報告,對於新型冠狀病毒是否存在垂直傳播,仍沒有證據證明。因此,對孕產婦確診或高度疑似感染者、產婦密切接觸的家人或陪護人員確診或高度疑似感染情況下,這樣的產婦分娩的新生兒,出生後建議立即按流程隔離觀察14天,觀察期間暫停母乳喂養。另外,關於新生兒,可能導致其感染新型冠狀病毒的途徑除了關注母嬰傳播之外、密切接觸及飛沫傳播途徑也要加以關注,也有可能導致其感染。所以後續的喂養也非常重要,要做好防護。
針對母嬰這一重點人群,孫敬霞建議,現階段要關注孕產婦體溫,做好居家防護,盡量減少疫情接觸的可能,盡量把自己過去兩周內的上述情況梳理清楚,以備應急狀態下應用。有急診情況時可以快速通過病史排查過程,及時進入產科就診和辦理入院。在家防護要做到勤洗手,多通風,做好居家觀察與隔離。孕婦居家防護過程中要注意飲食,保證營養均衡,盡量不要吃生冷食物,適度活動(避免導致胎兒過大,增加危險),外出務必戴口罩。同時注意胎動,有任何異常情況及時就診。
孕婦一旦出現胎動異常(過多、減少)、分泌物異常(陰道流液、陰道流血)、腹痛等臨床癥狀,或者出現血壓昇高,頭暈、眼花、胸悶等自覺癥狀均應及時到醫院就診。去醫院就診,要做好防護,比如:盡量不要摘口罩,注意手衛生,可能的話帶手套或紙巾,加強手衛生防護。在沒有洗手的情況下,不要去觸摸口、眼、鼻等處。回家後要及時洗手和更換衣物。
產婦在產褥期時要注意居家防護,接觸新生兒和哺乳前後注意手衛生。居家環境也要注意減少疫情接觸的可能。產婦涉及42天復查,如果沒有特殊不適,惡露已淨,可適當延後檢查時間。如果有惡露未淨、傷口愈合不良等異常情況要隨時復查,來院檢查要做好防護。
孫敬霞特別提醒,孕婦出現發熱咳嗽,如果有過去兩周內疫情接觸史的孕婦,建議直接到發熱門診就診和排查,有問題產科醫生隨時會診。關於產檢,雖然目前是特殊時期,但是孕婦產前檢查仍然是要進行的。尤其是一些與妊娠周數密切相關的檢查,不能錯過檢查時間。比如唐氏篩查、必要的產前診斷項目、超聲排畸、糖耐量檢查等一些檢查項目。
沒有異常情況的低危孕婦和妊娠周數相對小,孕早期、孕中期的孕婦適當延長到醫院進行產檢的間隔時間。高危孕婦尤其是五色評級紅色風險的和孕晚期孕婦更要規律產檢,並遵從醫生的建議進行觀察和隨訪。除了產檢之外,來自孕婦家庭的關注和呵護也非常重要。提醒大家,特殊時期,孕婦產檢最好按預約時間就診,避免人群聚集。
在疫苗接種方面,正常新生兒出生時,在院都能完成(乙肝疫苗和卡介苗)疫苗接種。而對於早產兒、低出生體重兒等不適合接種疫苗的新生兒,居家喂養過程中更要注意防護,減少外部接觸史,避免接觸病原體,待到新生兒符合接種條件時及時補種。後續的疫苗接種建議與負責疫苗接種的單位預約及時接種。詳細情況請關注疾控部門的相關通知和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