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日報2月9日訊 新冠肺炎疫情牽動人心。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斗中,哈爾濱市傳染病院的醫護人員衝鋒在抗擊疫情最危險的地方,日夜守護群眾的生命安全。
大『疫』來臨他們都是逆行者
疫情就是敵情,就是命令。1月22日,春節前夕,哈爾濱市傳染病院召開抗擊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動員大會。院長王靜偉說:越早重視,危害越小。必須提前做好一切防護治療准備。
動員大會剛開完,醫院各科室黨員乾部和醫護人員的請戰書、決心書紛紛送到院長辦公桌上。他們中有老有少,有許多是獨生子女,有的剛結婚,有的還在哺乳期。
醫護人員李健、白晶等多人在請戰書上寫道:『在大疫面前八病區定當不辱使命,堅決完成組織交給的任務,做到不講代價,不計成本,不怕犧牲,勇於承擔!』『我是一名有著15年護齡的黨員,在醫院承擔重大疫情戰斗的時候,我必須義不容辭站出來,與一線的「戰友們」並肩作戰!』
在短短兩天的疫情備戰中,醫護人員把語言變成了行動。『時代先鋒』馬續威兩次退掉飛往日本和家人團聚的機票,院長助理陳莉毅然決然地退掉了飛往海南和孩子團聚的機票,影像科的老專家、老主任周治學在科室的微信群裡寫道:『國家和人民考驗我們的時候到了,我們必須團結一致,24小時堅守崗位,打贏這場戰役!』
哈爾濱市傳染病院的醫護戰士們,主動放棄休假,義無反顧地衝向前線,成為堅定的逆行者。
投入戰斗頑強堅守打勝仗
從1月23日接治首位確診病例起,醫護人員們在輪班期間盡量不喝水、不吃東西,甚至穿上紙尿褲。護士長介紹:『在隔離病區,穿戴一次防護服就要保持6-8小時,無論身體哪裡不適,都只能忍受堅持。』
最艱巨的任務落到重癥科,承接了全院最危重的病人。2003年『非典』時期,科室主任張錚、護士長高玉梅、辦公室護士呂玉梅,抗擊過『甲流』的護士畢月橋、馬叡婷,他們這些抗擊疫情戰場上的『老兵』,現在仍然是『主力隊員』。
『這次疫情暴發得很突然,我們臨危受命,一定能很好地完成救治任務。作為共產黨員,作為一名醫生,就應該衝在一線!』張錚在辦公室裡神情略顯疲憊,但語氣鏗鏘有力。
首例患者送到科室的時候,張錚第一個走入隔離病房。疫情以來的每一天,他不斷跟蹤患者病情,了解患者數據變化,反復與專家們討論、調整、完善診療方案。最緊張的時候,他連續28小時沒有休息,實在困得受不了,就坐在椅子上打個盹。他的科室團隊如他一樣堅守不下火線。
醫護人員展現了高超的技術。在這裡,護士們穿著防護服戴著護目鏡,護目鏡經常有霧,手上因戴著兩層醫用手套導致手感不靈敏。就在這麼困難的情況下,護士們紮針堪稱完美。
大年三十晚上,他們不時來到病人床前,悉心觀察著每一位患者的體征和隨時可能發生的病情變化。輸液、抽血、換藥、整理床單、處理醫療雜物、給患者接水、送飯……整個黑夜白晝,他們都是在忙碌中度過。
在全院醫療團隊的全力配合下,一個個病人闖關成功。2月1日,哈市首批確診病例兩名患者治愈出院。直至2月7日,已有7名患者治愈陸續出院。這些不斷傳來的好消息,給全省戰勝疫情以巨大的信心。
迎接『新生命』團結戰斗擁抱希望
在這裡,醫護人員不僅與疫情進行緊張地戰斗,還在危險的環境裡迎接新生命的來臨。
1月30日接到報告,有一名患者懷孕38周+3天、發熱37.3℃、與武漢返哈確診病例有密切接觸……為防控疫情、防止感染,市醫療相關部門緊急行動,齊聚市傳染病院。由120負壓急救車將患者轉運至醫院,市紅十字中心醫院派出綜合醫療團隊,市疾控中心派出消毒專家現場指導消毒與醫務人員的個人防護,市傳染病院啟動手術室、全面部署患者就診收治流程、落實消毒隔離等各項措施,市兒童醫院提供新生兒救治技術支持。
他們連夜實施剖宮產手術,當日23時32分順利剖出1女嬰,是一個健康嬰兒!孩子沒有感染病毒,母親產後情況良好!完美的合作,讓在場的所有醫務工作者露出欣慰的笑容。
新生命代表著新希望!他們看到了打贏新冠肺炎這場戰疫的曙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