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省第一批援鄂醫療隊按照國家治療指南,結合當地實際情況摸索、建立的治療『組套』,已經成為較為實用的救治『臨床路徑』。李家寧團隊在隔離病房內正在對好轉的患者進行檢查。本報記者郭俊峰攝
黑龍江日報2月11日訊 2月10日,由於受援醫院武漢協和醫院西院又來了幾支外省援助醫療隊,同時病區的重新劃分也給我省支援武漢醫療隊三個病區的工作帶來了一些變化。吃完早飯,三個病區的組長都早早來到醫院,針對病區開展救治工作的一些新變化進行仔細布置。
在醫院11樓的西側病區,是我省第一支援助湖北醫療隊最早搭建的抗擊新冠肺炎的陣地。這個組嚴格按照國家治療指南,結合當地實際情況摸索、建立的治療『組套』,也已經成為較為實用的救治『臨床路徑』。同時,這套經過不斷完善、日趨合理的治療『組套』,還為其他醫療隊借鑒應用並收到不錯的效果。
上午十點,剛剛在11樓東區建立救治病區的湘雅醫院援助醫療隊相關負責人,專門通過武漢協和醫院西院泌尿科的朱朝暉主任,表達了對同樓層黑龍江醫療隊治療小組的謝意。因為昨天正是借鑒使用了我省醫療隊李家寧小組的治療『組套』,讓他們在首次接住患者的過程中,用最短的時間就順利完成了五十名患者的接住任務,進入分類救治階段。
『我們也是第一次接觸這個新冠肺炎,對其凶險程度也不是特別了解。但是我們之前按照國家出臺的治療指南制定了一個預備方案。第一天在一個多小時之內,就來了14個病人。我們就是嚴格按照之前的方案,基本把這些病人都順利安頓。』李家寧說,這次『小試成功』後,他們就不斷通過臨床積累逐步完善這個方案,並最終讓這個被業內通稱為治療『組套』的新冠肺炎治療組織套餐基本成型。
據介紹,這個『組套』內容包括了醫囑用藥、化驗檢查等科目,其中檢查、用藥已經具體到幾點幾分,患者需要做什麼樣的檢查、用什麼藥。於此同時,還根據病情的輕重程度,把『組套』細化成了四種方案,包括危重、重癥、中癥和輕癥方案。比如第一種危重方案。經過醫生評估屬於危重的患者,就嚴格執行危重組套,先用什麼藥、後用什麼藥、先采什麼血?以及做什麼檢查、戴什麼樣的呼吸機等等一目了然。『而這高效的接診過程,就相當於為這些人增加了生存的可能。』李家寧說。
這個組套的基本原則就是『先重後輕、先急後易、及時施救、處置快上』。李家寧介紹,『按照這樣的指南操作,即使一下子來了大量的病人,我們的醫護人員也不會慌亂,能夠按部就班、因癥施治。讓病人在躺下三五分鍾之內,就有相應的處置跟上。這樣不光能夠搶下寶貴的救治時間,還特別有助於穩定大規模患者及其家屬的情緒。』
下午,李家寧回到駐地,就接到和他一直配合的武漢協和醫院朱朝輝主任的微信,內容是代表家鄉陽新醫院感謝他無私奉獻的治療『組套』,讓家鄉的醫院在治療新冠病毒方面取得了很好的成效,為此醫院還上了央視。
而正是由於醫療隊快速適應當地環境,並最短時間制定了治療『組套』,讓龍江醫療隊的收治人數位列九個援助醫療隊之首,救治質量也被當地普遍認可,成為駐地醫院的『最強外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