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2月14日訊(付建國 記者 佘雨桐)為避免人員聚集、防止交叉感染,同時保障司法審判工作有序進行,切實維護當事人的訴訟權利,2月13日下午,黑龍江省大慶市高新區人民法院借助手機『黑龍江移動微法院』平臺,對一起買賣合同案件進行網上庭審。

拖欠貨款五年未還 訴訟維權一波三折
兩位原告馬某與王某系合伙開辦石材廠個體業主。從2015年2月開始,被告安某就在原告處購買石材,欠付原告石材款20.6萬元。
後經多次索要未果,2019年1月7日,兩位原告以被告戶籍所在地法院起訴,因被告戶籍為大慶市龍鳳區,便到大慶龍鳳區法院起訴,要求給付貨款20.6萬元及按照銀行貸款利率標准給付利息。
因被告到處躲避,經龍鳳區法院多次送達,仍送達不了,於是最終法院采取公告送達。
這起買賣合同案件於同年9月份正式開庭。在庭審中,經庭審查明,發現涉案合同履行地不是在龍鳳區,而是在大慶高新區,故龍鳳區法院對此案無管轄權。據此,龍鳳區法院便將此起案件移送至大慶高新法院。
尋找被告蛛絲馬跡法官巧妙完成送達
2020年1月15日,這起買賣合同案正式移送到大慶高新區法院,經隨機分案系統分配至民一庭法官楊傑名下。溝通中,兩位原告提到涉案石材系被告承包大慶新村十區老區改造工程使用。這一線索,讓有著十年審判經驗的楊傑眼睛一亮,因為他曾審理過上述房屋改造工程施工後漏雨案件。
通過查閱卷宗,楊傑很快了解到改造工程的發包方與承包方,並於次日便前往建設局查詢工程備案資料,到承包方單位了解工程分包情況。經查得知,本案被告從承包方處承包部分工程,人在大慶和安達兩地,很不固定。
為盡可能聯系上被告,楊傑仔細查閱承包方與被告的分包合同,找到被告施工代表聯系方式,並從中得知被告常在安達一售樓處出現。
當日,楊傑和書記員驅車前往安達市,到售樓處找到了被告,並向其送達起訴狀、傳票等訴訟材料,填寫地址確認書。
兩位原告得知給被告送達完畢後,無需再進行公告時,便當即給法官打電話,連連感謝和稱贊。
疫情面前庭審不打烊隔空審判安全又圓滿
這起買賣合同案件的開庭,定於2020年2月13日下午14時。在堅決貫徹疫情防控的同時,又為不影響當事人訴訟權利,楊傑提前一周,做雙方當事人工作,講解疫情防控期間訴訟方面的相關政策及規定,引導當事人通過『黑龍江移動微法院』參加庭審。最終經過多次耐心勸解,雙方同意網上開庭。
2月13日14時,案件如期開庭,在庭審中,法官和雙方當事人同時登錄『黑龍江移動微法院』小程序,由法官通過「多方視頻」功能,在線邀請當事人視頻開庭。當事人隨庭進行證據提交、質證、調解,法官制作筆錄等日常庭審現場的工作,都在手機『視頻聊天』中有條不紊地進行,整個過程操作快捷、便利,線上影像清晰、對話流暢、播放連續。
經過法官耐心勸說,原告放棄利息,被告提出分期付款,最終雙方達成調解協議,並同意調解協議效力經確認後立即生效。最後通過『微法院』進行確認簽名。至此,一起『准公告送達』案件在28天內得以圓滿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