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社會萬象
搜 索
6萬人次上陣守住高速路口
2020-02-17 09:09:44 來源:黑龍江日報  作者:姜久明 狄婕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黑龍江日報2月17日訊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在疫情面前,全省交通乾部職工迎難而上,衝鋒在前,24小時戰斗在各個高速路口,牢築安全防線。

  記者了解到,截至2月15日,省交投集團累計投入一線人員61300人次,檢驗人數2271134人次,檢驗車輛1054599臺次,送醫發熱旅客117人,累計減免運輸防疫物資車輛57908臺次。

  雖然發現發熱旅客的幾率很低,平均檢查2萬人纔能發現一個發熱者,但是他們仍然嚴把關口,阻斷病毒傳播渠道。他們是防疫前沿的『逆行者』,也是最美的高速公路衛士。

  17年後再戰『疫』

  17年前,年輕的張冬華作為一名高速人在抗擊非典的戰斗中衝鋒陷陣;17年後,張冬華作為高速運營公司哈爾濱分公司長江路收費站站長,再次衝到抗擊疫情的前線。

  每天,張冬華的起床時間要比收費員更早一點,整理好著裝後,戴上口罩、手套,背起噴霧器,從二樓到一樓,對室內每一處角落噴灑消毒,室內噴灑完再到收費亭,10多個收費亭,一圈下來要將近1個小時。

  除了要做好站裡人員的防疫工作,還要配合防疫部門開展檢查。各班組專門配備了交通疏導員,負責車輛疏導。

  在檢查現場,所有車輛有序排隊,人人接受體溫檢測。檢查人員少,車流量大,既要維持好現場秩序,也要保證檢測效率。大家都說張冬華是『超級替班』,治超員、疏導員、宣傳員,樣樣都行。外邊零下二十幾攝氏度的天,他經常一站就是三四個小時。

  大年初六晚上,一輛回哈爾濱的車輛經過收費站排隊接受檢查,在經過張冬華身邊時,車上一位老人塞給他一張小紙條,上面工整地寫著:『在疫情面前,你們站在第一線保護我們,有你們真好。向所有戰斗在一線的工作人員致敬。』

  我是黨員必須上

  抗『疫』戰場,不分性別,我是黨員,我必須上。大廣高速大慶管理處永樂收費所副所長唐鈺婧,雖然她的兩個孩子,一個3歲半一個1歲半,雖然她是一位曾經切除了甲狀腺惡性腫瘤的患者,體質遠不及常人,但在緊要關頭,她總是衝鋒在前。

  1月28日,大慶市交通運輸局按照上級部署,在所有高速公路收費站設立檢查點,對入市車輛人員24小時檢查測溫。

  當時,站裡只有少量口罩,沒有防護服。唐鈺婧一邊組織帶領一線人員做好對過往車輛信息登記測溫工作,一邊利用自己休班時間四處張羅防護用品。她跑了肇州縣城25家藥店和七八家商店,購置消毒液和防護用品。正是她的提前准備,使得永樂收費所一線職工的口罩、手套、消毒液等防護用品一直沒有斷檔。

  白天她和同事們協助交警管控疏導車輛,合理引導車輛停靠接受體溫檢測,督查車輛信息登記情況;深夜又對當日車輛及人員信息數據進行匯總、統計、上報。她用實際行動擦亮了『共產黨員』這個光榮的稱號。

  這裡有一支『鐵軍』

  省交投集團高速運營公司哈佳分公司有一支『鐵軍』,他們就是哈爾濱東收費站的一群青年。

  作為哈爾濱的『東大門』,這裡最多一天檢查車輛1萬餘臺、檢測乘客體溫3萬餘人。

  為了抗擊疫情,哈東站黨支部成立黨員先鋒隊、青年突擊隊,設立黨員示范崗,很多收費員放棄崗下休息時間,疏導車輛,做好解釋安撫工作。白天他們在車流中穿梭,夜晚他們在寒風中堅守。二班班長鄒野因工作需要,經常在單位居住;收費員王東剛在骨折手術拆除鋼板後工傷期未滿的情況下,提前歸隊;收費員巴志偉、王威浩在『封村』的情況下,想盡辦法回來上班。

  面對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在他們心中,守好這扇城門,拒絕疫情病毒『進城』,就是最好的盡職。

責任編輯:楊禹

【專題】眾志成城 黑龍江堅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