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黑龍江綜合
搜 索
鐵路『鋼軌醫生』 每日10公裡『把脈會診』防疫運輸生命線
2020-02-17 16:07:59 來源:東北網  作者:趙文龍 孫英鑫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東北網2月17日訊(趙文龍 記者 孫英鑫) 17日,在三江平原上,晶瑩剔透的雪花已經為廣袤的黑土地悄悄地披上一層雪白的外衣。清晨6點,張春生戴好口罩,沿著上班路線,腳下踩著嘎吱嘎吱的積雪聲,提前一小時來到單位,開始了一天作業前的各項准備工作。

  張春生是中國鐵路哈爾濱局集團有限公司佳木斯工務段探傷車間富錦探傷工區工長。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後,受疫情防控交通管控,作業人員到現場乾活很困難,但鋼軌探傷一刻也不能停。

探傷工在線路上作業。趙文龍攝

  富錦探傷工區擔負的福前線鐵路是糧食運輸的重要通道,每年冬天都有大批糧食通過這條鐵路運往全國各地。鋼軌是否健康,直接影響著鐵路運輸安全。而鐵路鋼軌探傷工的任務,就是對車輪下的兩根鋼軌進行檢查,利用超聲波鋼軌探傷儀檢測鋼軌內部,用小鏡子、小鐵錘等人工方式檢查鋼軌外部,及時發現鋼軌存在的傷損,因此他們常被稱為『鋼軌醫生』。

  工長張春生跟班1組進行檢查作業,作業位置在二道崗至富錦間85公裡至95公裡,8時30分他們開始了上道檢查作業。兩臺超聲波鋼軌探傷儀,在身穿橙黃色工作服的探傷工推行下,緩緩向線路的遠方走去。與以往不同的是,探傷工們由原來的防寒脖套換成了現在的口罩。『我們現在自我防護都非常到位,每天從家裡出來就把口罩戴上了,上班前和下班後我們每天堅持兩次體溫檢測』張春生說。

  鋼軌探傷是一項枯燥乏味的工作,就像醫生查看B超圖像一樣,對鋼軌內部的傷損進行精准診斷,他們從早上7點乘車出發,8點30分開始上道作業,不知不覺已經工作到了下午13點30分,10公裡的鋼軌設備在他們的細致檢查下,順利地完成了體檢任務。

  『咱們黑龍江的糧食、物資要運到湖北,就是從這條鋼軌上運過去的,咱們這鐵路也是防疫生命線啊。』雖然不是醫生,不能身處在防疫第一線,但張春生和工友們深知自己責任重大。

責任編輯:張廣義

【專題】眾志成城 黑龍江堅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