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2月21日訊(魏然記者杜筱)一場新冠肺炎疫情打破了人們祥和寧靜的生活。1月23日,哈爾濱市兒童醫院感染內科病房自接診第一例來自湖北疫區的發熱疑似小患兒進入留觀隔離病房開始,科室醫護人員便投入了這場沒有硝煙的戰役。面對無人照顧的小患兒,她們說:放心,我們就是患兒的『臨時代理媽媽』。



說實話,穿好防護服、戴上護目鏡後誰也認不出來是誰,感染內科的醫護人員在穿戴的防護服上寫上各自的名字。作為感染內科的大管家護士長閆秀彬,從疫情爆發開始便一直堅守在自己的崗位上,經常是早到晚歸。她常說的兩句話是,你們進病房前一定要做好防護,防護不到位不要進病房;大家都辛苦了,我會天天跟你們在一起。強將手下無弱兵。在閆秀彬的帶領下,科室護士們同心戰『疫』,無一退縮。
2月2日晚,感染內科醫生王冬雪值夜班,接診了一名8個月寶寶,因家人是新冠肺炎確診病人,他是密切接觸者需要隔離醫學留觀,並由疾控工作人員進行核酸檢測,明確有無新型冠狀病毒感染。原本被眾星捧月般呵護著的8個月寶寶被『遺留』在了隔離留觀病房,沒有家人照顧,護士馬晶、盧雪義無反顧的充當起了臨時『媽媽』。經過請示協調,護理總值班郝麗護士長為孩子送來了奶粉、紙尿褲、小衣服及被褥等生活必須物品。
8個月的小家伙已經能區分親人以外的其他人陌生人,他以哭鬧的方式『宣泄』著因為媽媽不在身邊缺失的安全感。馬晶及蘆雪就輪流抱著唱兒歌哄孩子,用自己的臂膀當搖籃,安撫孩子。兩位護士還尚未結婚,不太懂得如何護理小嬰兒。不放心的閆秀彬護士長從家中趕到病房,手把手的教她們怎樣給孩子換尿布、怎樣測試奶的溫度、怎樣喂奶等。在護士長的『言傳身教』下,馬晶和蘆雪很快進入了『角色』,真正承擔起了『媽媽』的責任。
由於要照顧小寶寶,護士人手缺少,閆秀彬護士長緊急調配備班護士吳冰到崗參加病房其他患兒的治療護理。這邊是護士穿梭於病房間緊張忙碌的身影;那邊是換了紙尿褲,喝完奶,躺在『臨時媽媽』懷裡安靜睡著了的寶寶。這一夜對感染內科護士來說是一個不眠之夜。溫暖的臂膊似安全的港灣,寶寶也似乎感受到護士『媽媽』發自心底的愛,在盧雪的懷裡甜美的睡了近6個小時,而盧雪穿著厚重的防護服坐在椅子上保持懷抱寶寶的姿勢近6個小時……幸運的是小家伙兒經過三次核酸檢測都是陰性,方纔離開醫院居家隔離了。
在這個抗『疫』非常時期,對於感染內科的醫護人員來說,每天都會有不同的情況發生,都會有新的挑戰需要面對。她們大多是80、90後,在家裡她們也是父母的掌上明珠、心肝寶貝,但在疫情面前,她們義無反顧,以治病救人的職責和醫者仁愛之心守護患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