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2月21日訊(屈兵 騫壯 記者 莊園) 為有效降低疫情對我省開放型經濟影響,哈爾濱海關在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時,研究出臺12條措施,全力支持企業復工復產,促進龍江外貿創新發展。
在保障物資快速通關方面,全面推廣『辦理海關事項不求人』工作措施,運用國際貿易『單一窗口』、『互聯網+海關』政務服務平臺,實現海關主要業務網上通辦;在全省口岸現場設立疫情防控物資通關綠色通道,緊急情況下先登記放行、後補辦相關手續,對進口特殊醫療物品,在風險可控前提下海關憑主管部門證明直接驗放,確保防控物資『即到即提』;落實企業通關滯報金、滯納金減免政策,簡化辦理程序,保證國家對進口疫情防控物資稅收優惠政策落到實處;對企業和個人涉及疫情防控物資的案件,從簡從快辦理行政處罰;運用海關信息化、智能化手段實施遠程監管,加大非侵入、非接觸式監管服務力度;疫情防控期間,海關對進出口貨物實施查驗時,收發貨人可以不到現場,委托監管作業場所經營人、運輸工具負責人協助海關實施查驗。
在支持企業復工復產方面,對進口糧食、食品、肉類等,企業生產急需設備及原材料,春耕和農業生產急需化肥、種子、農機具等生產物資,實行7×24小時預約通關、隨到隨驗;發揮海關企業協調員作用,對重點企業復工復產實行『一對一』幫扶,有針對性幫扶中小微企業解決進出口困難;支持加工貿易恢復發展,對加工貿易企業(含海關特殊監管區域內企業)因延遲復工造成加工貿易手(賬)冊超期核銷的,深加工結轉、內銷征稅等各類申報業務超過規定時限的,海關憑企業說明辦理延期手續;企業辦理加工貿易手冊時,符合規定、風險可控的,可免收風險擔保金。
在促進外貿創新發展方面,支持俄速通等對俄郵包持續擴大出口,支持哈爾濱、綏芬河、牡丹江、黑河等地加快發展跨境電商進口零售業務;鼓勵輸俄果蔬實行『產地檢疫出證、口岸換證放行』出口模式,對產地檢疫和出證有困難的,由口岸海關實施檢驗檢疫並出證放行;在我省自貿試驗區推進實施『優化進境俄羅斯糧食檢疫流程』、『俄羅斯低風險植物源性中藥材試進口』等海關監管創新制度,擴大從俄羅斯進口大豆、油菜籽、中草藥等農產品,推動邊民互市貿易進口商品在邊境地區落地加工試點,支持邊境地區產業集聚和邊民增收;發揮海關外貿統計監測預警作用,加強境外對我人員和貿易限制措施的分析研判,為各級政府和外貿企業提供決策參考和信息預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