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2月26日訊(周同記者杜筱)黑龍江省醫學會呼吸病學分會副主任委員、哈醫大二院呼吸內科二病房主任陳宏作為一名參加過非典防疫、甲流防疫,有著豐富醫療救援經驗的『老兵』,疫情期間一直輾轉各地對省內危重癥新冠肺炎患者進行會診和救治。12日晚十點多,接到支援武漢的通知後,他連續驅車8小時,在隊伍出發前趕了回來。作為第二批支援湖北醫療隊的總聯絡員與160名醫護人員一起踏上飛往武漢的航班。他說:『抗擊疫情,義不容辭!』



到達武漢,一宿未睡的陳宏就跟隨醫療隊隊長蔣傳路來到武漢市第一醫院了解醫院布局、科室分配和醫療流程,全面對接工作,准備接管病區。為了使大家能夠更好的使用無創呼吸機和了解新冠肺炎的救治過程,他為隊員們編寫了簡明版《新冠肺炎患者入院常規診療流程要點》,從六個方面進行培訓介紹。當晚21點30分,陳宏帶領第一小組醫護人員率先進倉,與在倉外負責病歷書寫和醫囑錄入的第二小隊並肩戰斗。陳宏從開始培訓到走出隔離病房,已經連續工作18個小時。此刻,距離醫護人員們抵達武漢不到20小時,真正做到了召之即來、落地即戰!
正式接管病房後,醫生們不斷收到一位名叫『清新的風』傳來的信息,包括患者病案、病情記錄,這是陳宏的微信。為了隨時方便隔離病房與外界溝通,開展多學科會診,他把自己的手機留在隔離病房內,任何患者的情況可以憑借這部設備與外界溝通,通過這部小小的手機,全部醫療隊專家意見和智慧都及時傳輸到了病房內。
期間,一名77歲的重度呼吸衰竭患者情況十分危急。值班醫生一邊搶救一邊撥通他的電話,正在休息的他迅速接起電話,憑借豐富的臨床經驗,針對性給予指導,經過緊張有序的救治,使患者轉危為安。這樣的例子幾乎時刻發生在他的身上,只要對救治患者有利,他都無時無刻、竭盡全力。
在救治過程中,有些重癥患者由於長期隔離和疾病的折磨,出現了不同程度的焦慮和煩躁,同時,普通型的患者逐漸好轉後又急切地想出院,情緒緊張。陳宏結合實際,提出在臨床治療的同時,要加入人文關懷的內容,輔助以心理疏導。查房中,他了解到有的年輕患者吃不飽,他馬上安排人和院裡的負責人聯系,每餐給患者加一份盒飯。還有一個81歲的患者已不能正常進食,他就把自己的酸奶讓給患者。通過這樣的朝夕相處,醫患之間形成了默契和感情,也增強了患者戰勝疾病的信心和勇氣。
作為醫療隊第一臨時黨支部書記,他時刻關心隊員們的生活和工作狀態,詳細了解大家的困難和問題並及時解決。組織開展臨時黨支部的『黨群手牽手心連心』活動,積極聽取大家心聲,及時傳遞黨組織的溫暖。在陳宏的影響下,哈醫大二院感染科醫生黃海英遞交了入黨申請書,她表示:老黨員的鎮定與經驗,衝鋒在前的精神,時時刻刻影響著自己,讓她堅定了對黨的熱愛和要成為一名黨員的決心,她要像陳宏老師一樣,做抗『疫』最堅強的戰士。
2月16日,陳宏在武漢過了一個特別的生日,沒有蛋糕,沒有蠟燭,隊員們用苹果擺了一個『生日蛋糕』。他很高興:『苹果寓意很好,我一定把你們平平安安帶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