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危險的檢測核酸提取,暴露的病毒一旦操作不慎極易感染。
黑龍江日報3月4日訊 農歷二月二的上午,大慶市疾控中心二樓走廊裡,周唯胸口捂著熱寶,微微弓著背、打著顫,步履匆匆下樓測血壓。心跳每分鍾123次,這是幾天來第二次心慌胃痛。
剛剛過去的一天,她連續工作18個小時,清晨3時纔睡下。此時,在一身白色工服的映襯下,血色熬盡的臉龐盡顯疲態,只是當她戴上口罩、抬起頭,那雙眼睛立刻綻放異樣的光芒,透出無言的堅韌。
正是這雙眼睛的特寫,亮相2月8日央視元宵節晚會的詩朗誦《中國阻擊戰》,瞬間刷屏,感動中國。而周唯在近30個日夜裡對新冠病毒『疫魔』展開的『獵捕戰』,正是2020中國抗疫戰士的『大特寫』。
『體重又掉秤了,這是我意外的「收獲」』
截至2月24日,在大慶市全部26例新冠肺炎確診病例中,15例是周唯檢測確認的,她還負責對全部病例進行復查,結果和省檢結果100%一致。
聽著周唯的講述,記者還原了她和同事的工作場景。經過嚴格消毒,穿上工作服、隔離服、防護服,再用雙面膠全密閉,戴上口罩、手套、護目鏡,走進實驗室。這裡是疾控中心離病毒最近、最危險的地方,病毒組工作全程大致包括樣品前處理、核酸提取、體系配置、核酸擴增、判毒5個環節。完成一次完整的檢測,至少需五、六個小時。為確保檢測結果精准,對隨時送檢的樣本,她和同事都是第一時間上手。為此,一個班常常被跨晝夜地拉長到近20個小時。僅2月23日至24日一個班,周唯和同事檢測的樣本就多達275個。
在高強度的連續作戰中,周唯創新提出樣本前處理新方式,對少量樣品進行滅活處理,對痰標本檢驗、痰處理等進行規范,同時對兩臺檢測主機工作時間進行集約利用,不僅提高了檢測准確度和工作效率,還大大降低了實驗人員的感染概率。
不論凌晨幾點工作結束,每天上午8時半必須進行實驗室消毒,9時開始樣本檢測。最長的一個班是在疫情初期,她6天6夜泡在實驗室裡『連軸轉』。『怎麼挺過來的,我到現在都不敢相信。體重又掉秤了,這是我意外的「收獲」。』總結『戰果』,『實驗室』不離口的周唯難得幽了一默。
『只有坐在實驗室裡,心裡纔踏實』
新冠肺炎疫情的消息隱隱傳來之際,正在山東和愛人、兒子為公公過生日的周唯,接連接到單位同事和大慶各縣區疾控部門打來的電話。
『病毒檢測我最適合,必須馬上回到工作崗位。只有坐在實驗室裡,我心裡纔踏實。』探親之旅緊急剎車,她求購回大慶的火車票。正是春運高峰,北上沒票,那就南下。一家3口從山東臨沂輾轉到江蘇徐州、安徽合肥,纔『搶』到火車票。路上,周唯用手機編寫了采樣規范,通過電話、微信,指導縣區疾控中心實驗室工作。兩天一宿倒了3次火車,經過幾千公裡的折騰,晚上7時纔趕回大慶。行李往家裡一撇,半個多小時後,她已穿好防護服,直奔實驗室。
就在這天晚上,周唯准確檢測確認兩例新冠肺炎確診病例。也是從這一天開始,她連續6天6夜在崗位上奮戰。直到大慶油田總醫院中心實驗室啟動核酸檢測,承擔起樣本的初步檢測篩查,她纔擠出一點兒時間回家『探親』。
『兒子要抱抱,我最想又最怕』
父親、母親、愛人、兒子,這是她的痛點,這是她的淚點。
走進實驗室的第一天起,她就在微信朋友圈裡把母親屏蔽了。一次疏忽,58歲的母親發現了女兒『消失』在最危險的地方,體重嗖嗖往下掉,一時間渾身發冷,真的被嚇住了。一向把『你年輕要多乾工作,要上進』掛在嘴上的激勵,先是變成了『做實驗絕對不能走神,要吃好睡好』的擔懮,後來變成了『我要會做實驗多好,媽替你上』的『自私』。周唯故意輕描淡寫,只是說『正常工作,一切都好』。
懮心、害怕,碎裂成了母親一個個不眠之夜;謊言、欺騙,串連成了女兒一串串無言的淚。
5歲的兒子,周唯親著、抱著、摟著從小帶大,從來沒分開過。春節前,因每天早出晚歸,到哈爾濱復檢流感病毒,兒子見不到媽媽。周唯答應,放假了和兒子分分秒秒粘在一起。而孩子等來的,卻是一個沒有一頓團圓飯,也沒有媽媽蹤影的春節。
第一次從實驗室回家,消毒、洗澡、更換全部衣物,即便這樣,還要和家人保持距離。6天沒見到媽媽,兒子急不可耐跑向周唯。周唯母親一把抱緊外孫,不許走近離周唯兩米遠的地方。兒子掙不脫姥姥的雙臂,伸開雙手大哭『求抱抱』。那一刻,兒子急紅了臉,周唯哭腫了眼。後來,兒子終於明白,『媽媽剛和病毒打完架,很危險』。
『兒子要抱抱,我最想又最怕。』僅有的幾次探家,是周唯的傷,也是兒子的痛。
疫情終會過去。為了那一天,我們做了什麼?周唯說:『等到將來兒子長大了,我會告訴他,2020年,我們都這樣堅強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