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日報3月11日訊 一場紛紛揚揚的大雪,將三月龍江大地裝點得分外妖嬈。瑞雪兆豐年,春天是孕育希望的季節,在我國首批沿邊自貿試驗區綏芬河片區裡北國早春的氣息已悄然而至。
3月6日清晨6時,藍洋公司經理王穎冬早早來到廠區,一個小時後1580噸水果蔬菜將從綏芬河綜合保稅區庫房裝入保溫集裝箱貨車,經公路口岸出境駛向俄羅斯,當天中午這些新鮮的果蔬就將在俄羅斯遠東地區銷售。
8時,瑪速瑪公司負責人周秘正在清點著發往烏克蘭的貨物,這已經是農歷新年後發出的第十個貨櫃,擁有自己汽車配件獨立品牌的他,已經在二十幾個國家設有銷售機構。
此時,互市貿易區企業邁克西盟提拉米蘇生產線已全速運轉,每天網上一萬份的銷售額並沒有使經理劉佔軍滿足,他又請來了彼得師傅幫著做起純正口味的俄式香腸,依舊是網上熱銷,他的信心更足了。
為保國家『菜籃子』,2月3日綜合保稅區良運飼料車間早早就恢復了生產。戰勝疫情穩定供應下游禽畜養殖企業,體現出的是綏芬河自貿試驗區企業的擔當。
綏芬河市委書記王興柱這樣說:『綏芬河自貿試驗區認真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落實分區分級精准防控,全力發揮對俄口岸通道作用,主動服務保障全國疫情防控大局。通過開闢綠色通道、快驗快放等措施,優化、簡化通關流程,促進糧食、化肥、木材等物資供應鏈高效運轉,助復工、保春耕。在降低疫情影響中牢牢把握發展主動權,全力以赴穩住全年外貿基本盤。』
綏芬河片區開足馬力生產
疫情防控的重要階段,也是綏芬河自貿試驗區奮力起步的關鍵時期。為加大企業復工力度,綏芬河片區管委會實行一對一包聯幫扶,幫助企業開足馬力、穩定生產、排懮解難。截至3月8日,159戶工業企業已開復工,其中規上企業48戶,規上企業復產率達到87.27%。
作為口岸,綏芬河片區防疫責任重大,口岸委、海關、邊檢建立聯防聯控機制,在遠東地區國際客運臨時關閉的情況下,累計接送滯留中俄旅客3179人,為保障中俄邊境地區公共衛生安全,發揮出重要作用。貨運通過開闢綠色通道、實施快驗快放等措施,簡化查驗流程,保持口岸貨運暢通。區內外經貿企業164家恢復進出口業務,積極開展木材、糧食、化肥等緊缺物資進口,新年口岸過貨已實現190萬噸。借助電商平臺,前兩個月向國內發送快遞110.8萬件。3月3日,互市貿易恢復邊民交易當天,交易貨值就達800萬元。
人勤春來早。堅持為國家試制度、為地方謀發展的綏芬河片區,在這個春天充滿了發展的潛力與活力。為加大項目謀劃和儲備力度,綏芬河片區還積極開展『屏對屏』招商,召開2020年『不見面招商』網絡推介簽約會,圍繞木材、能源、旅游、總部經濟、電子商務、現代物流、貿易昇級等產業領域達成20項在線簽約,簽約總額超過10億元,其中千萬元項目13個,億元以上項目5個。
深化改革優化營商環境
綏芬河自貿試驗區制定出臺了減輕企業負擔、加強財稅金融支持等21條措施。政務服務中心33個窗口均開設了網上服務,公布100項『最多跑一次』高頻審批事項,566項『辦事不求人』清單,可辦理政務服務事項588項,『一網通辦』事項526項。疫情期間累計受理網上報關業務7600筆、行政審批事項799件,新注冊企業和個體工商戶34家。向中小企業發放貸款96筆、3.5億元,受理103戶企業困難性減免和延期繳稅申請445萬元,城投公司為小微企業和工商業戶減免租金220萬元。
制度創新建設成效初顯
啟動人纔公寓建設,面向全國招聘制度創新、金融、綜保區、國際合作等方面的高層次人纔。片區黨工委、管委會及內設機構已組建完成,共設10個職能局,承接自貿片區推進相關工作。對全國224項改革試點經驗按照投資自由化、貿易便利化、金融國際化等進行分類梳理復制推廣,截至目前綏芬河片區已復制推廣125項,初步形成20項制度創新案例成果。互市貿易進口國別擴展至15個國家,哈薩克斯坦糖果及俄羅斯鮮活海產品和亞麻籽進口實現突破。推出了俄籍自然人跨境人民幣支付、代理人辦理跨境人民幣支付、代理邊民支付外匯等3項『全國首創』業務。在全省率先啟動『兩步申報』通關服務模式,提貨時間壓縮至25秒,國際貿易『單一窗口』申報率達99%,『艙單歸並』報關單量減少31%。
產業項目加速集聚
以總體方案明確的主導產業為重點,綏芬河片區木材、糧食、清潔能源、油料加工等產業布局已逐步拉開,進口木材落地加工比例提昇至70%,地板產量達百萬平方米,闊葉單板年產量達1500萬平方米,佔全國70%份額;全市食品加工企業達到28家;3家企業獲得國際道路危險品試運輸資質,首批80噸液化石油氣順利進境。重點推進產業項目28個,完成投資9億元,新增規上企業11家,2020年列入省、市百大項目11個。
開放腳步越邁越大
綏芬河片區將緊扣國家戰略布局,聚焦『一個窗口、四個區』發展定位,切實把自由貿易試驗區建設成為新時代改革開放的試驗田、新高地。聚焦貿易、投資、金融三大主攻方向,推動模式創新、業態創新、服務創新,重點圍繞跨境人民幣結算、盧布現鈔跨境調運、涉外法律服務體系等方面,年內推出40項可復制可推廣的制度創新成果。壯大木業、糧食、油氣、綠色食品、油料作物等優勢產業。闢建互貿加工產業園,培育俄、韓、朝、蒙等15國為原料供應地的實體產業。落實好跨境電商綜合試驗區政策,加快建設邊境倉、海外倉等基礎設施,推動優質商品線上線下高效自由流通,跑出振興發展『加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