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地方新聞
搜 索
七臺河5370名黨員乾部下沈社區防控疫情
2020-03-12 09:39:38 來源:黑龍江日報  作者:文天心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黑龍江日報3月12日訊 沈下心來,撲下身子。

  從2月12日起,七臺河市從中省市直單位抽調5370名黨員乾部職工,組成88支社區工作隊,全面派駐到城區49個社區參與聯防聯控。

  從防控初期的宣傳隊,到攻堅克難的戰斗隊,再到群眾認可的先鋒隊,七臺河市各社區工作隊有力推動了當地疫情防控工作。自2月17日以來,全市沒有新增一例新冠肺炎確診病例和疑似病例。

  聞令而動當好『守門人』

  2月12日深夜,七臺河發出抽調黨員乾部成立社區工作隊的通知。次日中午12點前,全市社區工作隊組建完畢、對接完畢、任務認領完畢。

  各社區工作隊第一時間在社區成立臨時黨委,統籌社區防控工作,思想上一條心、工作上一盤棋、落實上一股繩,確保『問題不過夜、清零不積壓』。

  交通運輸局運銷社區工作隊調動560名乾部職工進駐社區,繪制了《疫情防控卡口示意圖》,小區有多少戶、多少人、被隔離對象的詳細位置在哪、有問題應該聯系誰,清晰標注、制圖上牆、掛圖作戰。

  公安局旭日社區工作隊抽調警力130人、警車14輛,對小區內8棟、40個單元進行24小時定點執勤和巡邏看守,做到『不落一車、不漏一人』。

  市國調隊東正社區工作隊21名乾部認領社區卡口全天候24小時執勤任務,利用執勤倒班時間進入超市、農貿市場采集食品價格,完成居民收支、就業等民生指標本職調查工作。

  供排水公司銀泉社區工作隊克服生產和防控矛盾,『擠出』292名乾部職工『參戰』,認領社區卡口5個,每天2名領導帶班,每班2-4人3小時8班倒,面對面交接,防控全天候、無縫隙、全時段、無空檔。

  從『您好』開始到『謝謝合作』結束

  社區工作隊把『您好』『請您』『謝謝合作』等文明用語作為每個卡口最標准的執勤口令,讓防控更有溫度。

  做好貧困群眾基本生活保障,入戶走訪慰問,開展心理疏導、政策宣傳和健康指導,努力做到『不讓一個困難群眾掉隊』。

  北山社區居民多、超市少,團市委北山社區工作隊開展『抗疫三重禮、移動菜籃子』活動,采取『流動宅送車』形式,送『新鮮菜、平價菜、放心菜』進社區,惠及168棟居民樓、近1.3萬戶居民。

  市場監管局安康社區工作隊組建了10支黨員志願服務隊,設立10個『愛心驛站』,建立127個微信服務群,為社區居民提供快遞郵寄、物品代買和代繳水費、電費等服務1906人次,協調平價蔬菜4000餘斤送至小區各銷售網點。

  城管局旭日社區工作隊邊守卡口邊服務,出動車輛15臺免費『跑腿』,為被隔離有急需的居民運送生活物資、采購藥品。

  林業和草原局祥和社區工作隊抽調52人組成17支消毒突擊隊,對有疫情防控消毒需要的66棟居民樓進行消殺,防疫、服務『兩不誤』。

  漸漸地,『謝謝』『辛苦了』等字眼成為百姓口中的流行語。

  『一加一大於二』

  面對疫情防控嚴峻形勢,社區工作隊發揮各自優勢和專長,幫社區拿思路、想辦法、出主意。

  工作隊提出優化卡口設置、調配人員力量、健全議事協調機構等合理化建議,與社區同向發力,實現『一加一大於二』的效果。

  移動公司長青社區工作隊借助技術優勢,為疫情防控開發『出行信息登記』系統,覆蓋全市所有卡口和2個大型商超,對實時監控人員出入境、出入小區以及提高出入登記效率做出積極貢獻。

  國網七臺河供電公司銀泉社區工作隊用無人機宣傳疫情防控知識,運用購電大數據篩查『零』電量、低電量用戶協助排查工作,完成100餘萬條數據篩查,向各社區和相關部門提供數據31萬條,有效降低了入戶排查工作量。

  氣象局興平社區工作隊為社區安裝高功率氣象預警信息大喇叭,通過氣象預警信息發布平臺滾動發布防疫宣傳信息,全天候無間斷播放,顯著提昇宣傳效果。

  市委組織部欣苑社區工作隊指導社區成立居民自管會,黨員或志願者擔任會長,選配30名樓棟長、64名單元長,引導社區居民自我宣傳、自我約束和自我管理,織密聯防聯控、群防群控工作網絡。

  打造『不走的社區工作隊』

  戰『疫』期間,七臺河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多次深入一線督戰、慰問、指導,著力推動社區工作隊和社區實現深度融合。

  隨著全市分區分級分類精准管控的實施,以及部分中省市直、企事業單位的復工復產,七臺河市把社區工作隊進行統籌調配,一些工作隊將根據工作任務分步撤出,回歸本職工作崗位。

  七臺河市委書記楊廷雙說,任務變化了,可工作隊對社區、群眾的感情不能撤、關愛不能撤,要繼續把心留在社區。『疫情防控是一次大考,也是主題教育的拓展和延伸,確實考出了乾部職工的素質。我們要趁熱打鐵,將社區工作隊和社區結成共駐共建單位,全面下派社區「第一書記」,推動機關黨建與社區黨建融合發展,打造「不走的社區工作隊」,補齊基層社區治理短板和弱項,提昇城市社區治理能力,更好服務社區居民。』

責任編輯:李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