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日報3月25日訊 近日,我省全面恢復正常醫療服務。患者去醫院就診有哪些注意事項?如何配合醫院做好診療?24日,記者探訪了哈市部分三甲醫院,未見疫情之前排長隊、人潮擁擠的現象。8時許,記者在哈醫大四院看見,雖然來就診的患者不少,但在志願者幫助下秩序井然,出入醫院掃描龍江健康碼。沒有預約掛號的患者,也在志願者的幫助下,進行預約掛號,擇時再來就醫。
哈醫大一院
取消現場掛號全部實行預約制
23日,哈醫大一院向廣大患者告知疫情期間醫院就診規定,自4月1日起,將取消現場掛號,全部實行預約制。患者就診時,要自覺戴好口罩,主動出示龍江健康碼。
據了解,哈醫大一院南崗院區目前所有科室均已開診,但控制了號源數量。門診大廳設立預檢分診處,還有測溫電視和測溫門,市民需憑手機上的預約信息及龍江健康碼就診。龍江健康碼為綠色且測溫合格後方可進入門診就診。
哈醫大一院相關負責人提醒,為了避免交叉感染,就診時要自覺遵守下列規定:必須嚴格按照預約時間就診;就診時要自覺戴好口罩;候診時要與他人保持一米以上距離;就診時實行『一患一室』制,60歲以下生活能自理的患者獨自就診,危重癥患者到急診就診。
哈醫大二院
使用手機完成繳費小病可去社區就診
記者在哈醫大二院看到,每位患者及陪同人員進入門診前,都按要求掃描龍江健康碼,並配合工作人員完成測量體溫、個人信息填報、消毒和預檢分診工作。發熱和呼吸道癥狀患者按流程到發熱門診就診,排除疑似後方可正常就診。診室『一醫一患』,看診、候診、排隊時與醫護人員及其他患者、陪同人員保持1.5米以上安全距離,就診全程需戴口罩。
采訪時,記者遇到了沒有看上病的張秋菊,老人告訴記者,她患有糖尿病,看到醫院恢復了,就來復診。『孩子在外地,告訴我要提前預約,但我沒想到不預約不能就診,我已經在工作人員幫助下重新預約了。』
哈醫大二院相關負責人介紹,醫院全面實行分時段預約診療,除急診外必須提前預約號源,現場不再放號。預約成功後,就診者要嚴格按照預約時間段提前10分鍾就診,未預約或未到就診時間段不允許進入門診,以出示手機預約掛號界面為准。『此外,每位就診患者無特殊情況應獨立完成就診,老年人、未成年人、行動不便者等特殊人群,允許一名人員陪同。』該負責人說。
記者發現,很多患者都是慢性病復診的。醫療機構建議,疫情期間要理性就醫,患者應根據病情,合理選擇醫院等級。慢性病穩定期、非疑難重癥等情況首選就近基層醫療機構,避免湧入患者量較大的三級醫院,防止增加交叉感染風險。確實需要上級醫院接診的患者,可通過基層醫療機構轉診。
此外,哈醫大二院門診醫生還建議,廣大患者就診時要使用手機移動支付完成繳費,減少人工窗口排隊。
哈醫大腫瘤醫院
一患一陪陪同人員需帶有效證件
記者采訪時發現,哈醫大腫瘤醫院出入管理十分嚴格,進入口都有專人引導。據介紹,該院門診實行出入管理,就診需從哈平路主入口進入,按樓內指引從指定出口離開。
在醫院內,記者看見很多黃色的垃圾桶,還擺放了不少免洗洗手液。有工作人員引導患者將使用後的口罩扔在黃色垃圾桶裡。很多患者在觸摸公共物品後,使用免洗洗手液消毒。
哈醫大腫瘤醫院建議,復診患者須就近診療或與主管醫生電話預約,合理安排返院計劃。初診患者則需要預約掛號,預約成功後攜帶身份證、就診所需材料(檢查檢驗報告),按預約時段來院。
哈醫大腫瘤醫院也要求『一患一陪』,陪同人員需攜帶有效身份證件,並配合工作人員完成新冠肺炎相關信息搜集與體溫監測。在門
診等候時,必須與他人保持1.5米及以上距離。
哈醫大四院
增加號源數量『龍江健康碼』必不可少
采訪中,記者了解到,哈醫大四院全面實行預約掛號、分時段就醫。增加號源數量,普通科室單人單日號源量不少於35人,需求量較大科室單人單日號源量不少於50人。醫務人員、患者分別獨立設置出入通道口。
記者看見,哈醫大四院共設了5處預檢分診點,確保每名進出醫院人員掃描『龍江健康碼』且經過規范篩檢。候診椅設『間隔就座』標識,排隊處設分隔線地標。在7時30分至9時患者就診高峰期間,有志願服務隊在門外指導患者進行微信或支付寶預約掛號。
省醫院
住院患者需進行新冠肺炎篩查
省醫院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省醫院所有診室已經全面開放。住院患者需要排查新冠肺炎、檢查血常規和肺部CT。除急診和發熱門診外,患者需提前一天在網絡平臺預約掛號,醫院不再接診當天掛號患者。
據了解,省醫院門診量逐漸增長,已達到每天1200人次。隨著門診量的增加,省醫院門診部特別提示,上午門診量相對集中,人員容易聚集,建議盡量下午時間前來就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