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日報3月29日訊 27日,省科技廳、省財政廳聯合下發了《關於開展2020年度黑龍江省科技創新券兌付工作的有關通知》(以下簡稱《通知》)。
據悉,為深入落實省委省政府穩企穩崗決策部署,2020年度省科技創新券兌付政策將在原有補貼政策基礎上,以支持科技型中小微企業、企業類科技服務機構強穩崗擴就業為重點作出調整,加快創新券惠企政策落實落地,促進科技型中小微企業紓困解難、穩崗促就業。
提高對吸納就業人員有貢獻企業創新券補貼比例
根據《通知》,對2020年上半年新增就業人員超過2019年年末職工總數5%以上的並完成購買科技服務的企業,2020年使用創新券購買服務實際發生金額兌付比例,由原按50%提高到75%,其中,購買研究開發類服務由最高補貼資金不超過10萬元提高至15萬元;購買科技資源、檢驗檢測服務和大型儀器開放共享服務由最高補貼資金不超過3萬元提高至4.5萬元。同時,對2020年上半年由高校畢業生新創辦企業並完成購買的科技服務,按照上述提高標准執行。
對企業購買服務的對象是暫時遇到困難且2020年上半年新增就業人員超過2019年年末職工總數5%以上的企業類服務機構時,2020年使用創新券購買服務實際發生金額兌付比例,由原按50%提高到85%,其中,購買研究開發類服務由最高補貼資金不超過10萬元提高至17萬元;購買科技資源、檢驗檢測服務和大型儀器開放共享服務由最高補貼資金不超過3萬元提高至5萬元。
同時滿足上述兩項條件的,2020年使用創新券購買服務實際發生金額兌付比例,由原按50%提高到90%,其中,購買研究開發類服務由最高補貼資金不超過10萬元提高至18萬元;購買科技資源、檢驗檢測服務和大型儀器開放共享服務由最高補貼資金不超過3萬元提高至5.4萬元。
企業以及提供科技服務的企業類服務機構沒有新增就業人員的,仍按創新券原標准執行。
隨時申請隨時審核補貼上限分年度計算
為幫助企業盡快紓困解難,速見成效,2020年省科技創新券兌付方式由原來後補助按年度一次集中兌付,調整為隨時申請、隨時審核、原則上按每周一個批次兌付。除按原政策兌付2019年完成購買的科技服務補貼外,對2020年兌現期限內完成購買的科技服務在今年予以兌付。
同時,在創新券服務機構庫尚未建成情況下,對購買省級以上(含省級)重點實驗室、技術創新中心(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以及其他符合條件的服務機構服務的企業,符合申領條件和支持范圍的准予申領和兌付。
2019年1月1日至12月31日使用創新券完成購買的科技服務按創新券原標准執行;2020年1月1日至2020年10月31日使用創新券完成購買的科技服務按調整後標准執行,補貼上限分年度計算,企業申請獲得2019年創新券補貼後,不影響再次申請和兌付2020年創新券補貼。
為應對疫情急需購買的創新服務項目可獲支持
根據《通知》,省科技創新券重點支持范圍,包括企業購買創新所需的科技條件資源,科技服務機構為中小微企業提供與科技創新活動相關的研究開發、檢驗檢測、大型科研儀器開放共享等服務,以及企業在疫情防控中為應對疫情急需所購買的創新服務項目。
創新券支持對象是中小微企業。申領企業原則上應當符合以下條件:依法在我省行政區域內設立、登記、注冊,具有獨立法人資格,從事符合國家政策的研究、開發、生產和經營業務;上一年度R·D(研究與開發)經費支出佔銷售收入比重?1%(不含當年成立的企業),且R·D經費支出不超過50萬元;有一定數量的R·D人員,其中:中型企業當年R·D人員數佔從業人員總數比例?3%;小型企業當年R·D人員數佔從業人員總數比例?5%;微型企業當年R·D人員數佔從業人員總數比例?10%。
申領和兌付創新券均在線辦理
申領和兌付省科技創新券通過登錄『黑龍江省科技創新券服務系統』(htt p://zw.hl j sti.cn/ cxq/gotoIndex_cxq)在線辦理。
創新券申領時間為2020年4月1日9:00至10月31日17:00期間(其中,2019年創新券申領時間為2020年4月1日9:00至5月20日17:00期間),屆時不再受理申報信息,逾期未使用的創新券將自動作廢。企業應及時在線查詢申領結果,通過管理部門審核的,即可獲得創新券使用資格。
兌付購買服務時間區間為企業利用創新券在2019年1月1日至2019年12月31日(申領2019年創新券)或者2020年1月1日至2020年10月31日(申領2020年創新券)期間完成的購買服務。企業應於2020年11月10日17:00前完成兌付申請(其中,2019年創新券兌付申請截止時間為2020年5月31日17:00前),逾期不再受理。
《通知》要求,各市(地)科技局、財政局要積極促進惠企政策落實,指導和幫助企業及時享受惠企政策,打通政策落地『最後一公裡』;要動員當地科技服務機構開展面向中小微企業服務,組織好當地中小微企業積極申領省科技創新券,幫助企業脫困穩崗。各省重點實驗室、技術創新中心和科技服務機構要加大科技資源、科研基礎設施和大型科研儀器向社會開放力度,積極主動為科技型中小微企業創新發展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