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4月1日訊(記者孫英鑫)3月31日,在牡丹江電務段『魯勇信號工技能大師工作室』內,魯勇正在進行配線測試,他輕輕地調試一臺儀器,數據很快顯示出來,檢測時間纔4秒鍾。

今年53歲的魯勇是牡丹江電務段車載設備車間檢測工區工長,因為平時愛琢磨,喜歡研發一些工具、儀器,先後研發出『智能演練臺』『車載烤機臺』等幾十件儀器設備,他被中國鐵路哈爾濱局集團有限公司評為十大工匠,先後獲得過中華鐵路總工會火車頭獎章、黑龍江省『五一』勞動獎章、黑龍江省『十大龍江工匠』等諸多榮譽,大家也親切地稱他為『魯大師』。
鐵路車載設備的監控裝置和機車信號設備是機車的『眼睛』,出現任何問題,都會給行車安全帶來極大隱患,隨著近期全面推進復工復產,旅客列車逐步恢復運行,車載設備的檢測任務繁重。一臺機車車載設備由上百根配線連接而成,每根配線的連通情況,需要用萬用表和手搖兆歐表來檢測,需要3至5人相互配合,用時7天纔能完成。
2019年,魯勇與哈爾濱鐵路科研所共同研發了第三代『CZXL-I型車載設備線纜智能綜合檢測臺』,新的測試臺由電腦發出測試指令,可以同時檢測3項數據,實現了電纜測試全自動智能化的需求,如今一套機車配線檢測工作,只需要1人操作,用時半天即可全部完成,工作效率是10年前的70倍。
設備日趨成熟,但魯勇並沒有滿足,他想再研發一款便攜性的新產品,檢測人員可以隨身攜帶,在車上就可以為機車上的配線測試和搶修。如今這款『MINI(迷你)』版測試臺已經完成了初步設計,正在對配線插頭的連接方式進行攻關。
相關新聞
圖片新聞
熱點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