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表達全國各族人民對抗擊新冠肺炎疫情斗爭犧牲烈士和逝世同胞的深切哀悼,國務院日前發布公告,決定2020年4月4日舉行全國性哀悼活動,在此期間,全國和駐外使領館下半旗志哀,全國停止公共娛樂活動,4月4日10時起,全國人民默哀3分鍾,汽車、火車、艦船鳴笛,防空警報鳴響。公告發布後,引來許多人的支持與點贊,一些人表示,即便不作統一要求,也會在清明節這天進行自發的悼念。
清明時分,慎終追遠。革命年代,無數英烈拋頭顱灑熱血,為民族獨立解放、國家繁榮富強作出奉獻和犧牲。如今,這場新冠肺炎疫情將久居和平年代的我們帶到另一種『戰時狀態』,我們發現,革命時期淬煉出的信仰之光,在新時代依然彌足珍貴。
首批評定的14名烈士,是新時代最可愛的人。他們是直接參與一線救治工作的白衣戰士,用生命守護生命,以大愛詮釋醫者仁心;是始終堅守在疫情防控一線的公安乾警,以生命踐行使命,用熱血鑄就警魂;是用真心真情幫助解決群眾生活困難的社區工作者,用生命書寫擔當,用愛心守護家園。他們用生命堅守的信仰,正是英雄精神的傳承。
一個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沒有英雄。在黨的帶領下,舉國上下形成了崇尚英雄、捍衛英雄、學習英雄、關愛英雄的社會風尚,也正因如此,身邊那些看似平凡的人,纔會在祖國危難時刻挺身而出。和平年代同樣需要英雄情懷,秉持著這份情懷,他們做出了這樣無私無畏的選擇。他們是這個時代最閃耀的精神坐標,他們是古往今來屹立不倒的民族脊梁。祖國不會忘記,人民不會忘記,歷史不會忘記。
緬懷英烈,纔能更好的前行。英烈們為抗擊疫情而犧牲,用生命為人民的平安築起防線。此刻,我們更不能放松警惕。這個清明節,遵守防控條例,做到文明祭祀,是對犧牲英烈最好的慰藉。為防范因人員流動和聚集帶來的疫情傳播風險,黑龍江省各殯儀館(服務中心)、公墓、骨灰堂等殯葬服務機構暫停守靈、公開告別、現場祭掃等活動,集體(社區)公祭、骨灰海(江)葬等人員聚集活動也將暫停。通過設立祭掃服務熱線、建設網上祭掃平臺、推廣網絡祭奠等『非現場』祭掃形式,既滿足百姓悼念親人的需求,又實現疫情防控不放松。
居家追思,心香悠遠。祭祀重在心意,而不拘於形式。把對先烈的敬仰、對親人的哀思化作不斷前行的動力,清明過後,青草漸綠,當一切走向新生,春天便真的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