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地方新聞  >  伊春
搜 索
伊春鹿鳴礦業尾礦砂泄漏事件今日18時終止突發環境事件應急二級響應
2020-04-18 12:47:45 來源:東北網  作者:賈紅路 吳玉璽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東北網4月18日訊 經過14天晝夜奮戰,通過沿河多級應急處理,伊春鹿鳴礦業尾礦砂泄漏事件超標污水在4月11日3時流至呼蘭河下游、距離松花江約70公裡處時已經全面達標。此後,流域沿線各監測點位特征污染物鉬濃度持續達標,呼蘭河275公裡河段基本復清,松花江水環境質量未受影響,實現了『不讓超標污水進入松花江』的應急目標。13日,生態環境部認為事件的應急處置是突發環境事件應對的成功范例。將於18日18時,終止突發環境事件應急二級響應機制。

  3月28日,伊春鹿鳴礦業有限公司發生尾礦砂泄漏事件,泄漏伴有尾砂的污水253萬立方米。此次事件的尾礦泄漏量之大、應急處置難度之高、後期生態環境治理修復任務之重,是對我省環境應急體系和治理能力的一次重大考驗。事件發生後,生態環境部迅速啟動突發環境事件應急響應,我省及時啟動環境應急二級響應機制,成立省突發環境事件應急指揮部,明確了『不讓超標污水進入松花江』的應急工作目標。

  生態環境部組織30餘位來自全國各地生態環境領域專家現場指導,省指揮部調集省內外各方力量,全面開展應急處置工作。及時封堵漏點,切斷污染源,加固封堵溢流井,確保尾礦庫安全。在依吉密河和呼蘭河兩個戰場,分別實施了『污染物控制』和『污染物清潔』兩大工程。在依吉密河先後構築18道攔截壩,投加助凝劑、絮凝劑,實現沈砂與降鉬,控制削減依吉密河下泄的污水團。在呼蘭河上利用河流上的水閘、橋梁等設置5個點位,投加絮凝劑對污染物進行絮凝沈淀處置,通過多級削峰,降低污水團鉬污染物濃度。在距離入松花江口約70公裡處的呼蘭河下游蘭西縣老橋段實施『斬首行動』,最後對超標污水團進行削峰降污。4月11日,呼蘭河乾流全線特征污染物鉬濃度達標。

  為加快清理絮凝沈降後的污泥,防止出現二次污染,省指揮部及時決策,要求涉事企業、流域沿岸的地方政府和人民群眾,全面開展河道清污工作。截至4月17日18時,共清除污泥51.99萬噸。為確保群眾飲用水安全,伊春鐵力市啟動原第二水源和備用水源供水,並在48個小區設置臨時供水點,同時迅速完成第三水廠昇級改造工程,加快第一水廠地下水源建設。

  在此次環境應急事件處置過程中,指揮部始終堅持信息公開透明,每日公布監測信息,回應社會關切。據悉,省應急二級響應終止後,仍將持續監控依吉密河、呼蘭河流域後續污染治理工作,督導鹿鳴礦業和伊春、綏化兩市聯動清污,防止污染反彈和次生災害。同時,迅速開展環境事件調查、生態環境損害賠償工作。

責任編輯:姜繼周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