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活報4月20日訊 4月18日,在牡丹江市紅旗醫院的一名男性新冠肺炎患者撤掉了氣管插管,這名患者的第一句話就是:『醫生,我想給我媳婦打個電話,告訴她我沒事兒了。』在此馳援的醫生劉海濤瞬間感到鼻子酸酸的:『雖然隔著三層手套,但是我能感到患者在努力求生的信念和性命相托的依賴,現在我們成功了,我覺得所有付出都是值得的。』
患者剛拔插管
『我想給我媳婦打電話』
『醫生,我想給我媳婦打電話,告訴她我沒事了。』4月18日,在牡丹江市紅旗醫院,一名剛剛拔掉了氣管插管的患者對醫生說。
『這是一名男患者,大約40多歲,今天是我們第一次說話,但卻不是第一次交流。一直以來,所有醫護人員都在不斷地和他交流著,只不過所有的都在無聲中進行。』哈醫大馳援牡丹江領隊、哈醫大腫瘤醫院重癥醫學科副主任劉海濤醫生在接受采訪時說。
這名患者剛入院的時候,呼吸相當困難、喘憋現象嚴重,生命幾度出現危險。醫生們先前對他進行了吸氧治療,希望能幫助他度過這一關,然而事與願違,吸氧的效果並不好,也維持不住應有的生命體征,最終,醫生們果斷采取了氣管插管治療。
隔著三層手套『我能感到他求生的力量』
接下來的一周是漫長的,醫生和護士們要反復圍著他,幾乎是不錯眼珠地盯著監護儀和患者本人的反應。這是一名從俄羅斯回來的患者,氣管插管後雖然不能用語言來表達,但是他的意識還是清醒的,此時醫生的寬慰就顯得尤其重要。
『你已經回到了祖國,這裡有全省最好的醫生,我們一定讓你好起來,讓你和家人團聚……』雖然患者不能用語言回應,但劉海濤隔著三層手套,感到這些話給了患者最大的鼓勵,感到了患者渴望生命的力量。
『患者非常配合我們的治療,我說「你試著咳一下」「你吸一下氣」或是「翻一下身」,他都會努力配合。有了患者的配合,我們的治療得到了最大的效果』。劉海濤醫生說。
付出有了回報『望你安好,哪怕不再相見』
『今天很激動,又有一名患者成功撤掉了氣管插管,這是我們連續兩天為曾經生命垂危的患者成功撤掉了氣管插管,看著他們逐漸恢復生命活力,我感覺一切付出都有了回報。』劉海濤醫生說。
據劉醫生介紹,2月7日疫情開始的時候去了綏化市支援抗疫,2月16日馬不停蹄又調到了黑龍江省重癥集中救治中心(哈醫大一院群力院區)。4月13日,剛剛解除隔離的他又帶隊來到了牡丹江市,和同來的其他48名醫護人員一起奮斗在抗疫一線。
『我們是重癥醫學科的專業醫生,我們的工作就是在死亡線上對生命進行最後的爭奪。一周的時間,我們已經為兩名患者成功撤去了氣管插管、三名患者轉到了普通病區。看著他們離開病房、聽見他們說話,看見監護儀上的數字趨於正常……我感覺我們所有人的一切付出,包括體力透支、揮汗如雨、撇家捨業……這一切都是值得的,他們也許並不知道我的模樣,但這並不重要,只希望他們從此安好,哪怕我們不再相見。』劉醫生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