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日報9月3日訊 9月的哈爾濱,秋高氣爽,天高雲淡。從天空的視角俯矙松花江北岸,自貿區哈爾濱片區內塔吊林立。綠地國博城的會展中心、全球商品貿易港、會議中心『三大中心』建設馬力全開,24小時連續作業。每天都在刷新的工程進度,創造著哈爾濱新區和自貿片區建設的『加速度』。
2019年8月30日,隨著中國(黑龍江)自由貿易試驗區掛牌,哈爾濱新區攜哈爾濱片區,五區疊加的政策利好瞬間釋放出強大的磁吸力。世界500強企業、頭部產業大咖紛紛北上,投巨資在哈爾濱片區布局超級大項目。綠地控股集團就是其中嗅覺最為敏銳、行動最為迅速的一個,第一時間跟上自貿區哈爾濱片區舞動的節奏。今年6月5日,『三大中心』之一的全球商品貿易港先行館開館,同一天,綠地控股集團的『東北區域管理總部』揭牌。投資超500億元的大手筆,印證著綠地控股集團看好哈爾濱新區前景的信心。
哈爾濱新區提出打造龍江版『新浦東』的願景目標,讓投資者格外心動。在綠地國博城項目規劃中,未來,這裡將建成兩座318米雙子塔,刷新城市天際線,崛起冰城版『曼哈頓』。在綠地控股集團東北區域管理總部高管眼中,綠地傾力打造的不僅是城市新地標,而是為自貿區哈爾濱片區注入新內涵。全球商品貿易港作為獨有『硬核』最強大IP,搭建與世界對接的先進產業、技術、產品和貿易平臺,彰顯了布局城市新中心的戰略眼光。
對標浦東、復制深圳,一年間,哈爾濱新區依托哈爾濱片區『向北開放窗口』的高站位,使自身優勢在招大引強中得到充分釋放。深圳(哈爾濱)產業園區作為深哈合作首個『飛地經濟』項目,厚植『深圳基因』在新區開花結果。短短一年,新型產業用地、招投標評定分離等『先行先試』改革,引領營商環境一路提昇。平臺集聚效應顯著,一個個企業一路向北紛紛入園。華為黑龍江鯤鵬產業創新中心、東北申威自主可控示范基地項目等7個大項目簽約,騰訊、比亞迪、百度、京東、深圳能源集團等20餘個項目達成意向性協議。
一年間,萬科、寶能、華夏幸福、浙江東日等大咖級企業,均以超百億元的大手筆投資,加入搶灘哈爾濱新區的行列,完善著哈爾濱新區城市架構的重構和產業結構的重塑。
萬科,總投資200億元,建設萬科中俄產業園,以『一園兩地、深度共建』模式,打造全國對俄合作的前沿陣地;
寶能,總投資210億元,建設寶能國際經貿科技城,將打造成為集創新金融、跨境電商、國際總部、寶能區域總部為一體,面向東北亞企業的商務總部基地;
華夏幸福,總投資200億元,建設哈爾濱·深哈金融科技城,重點布局『科技服務、智能產業、總部經濟、金融服務、高端商業』等領域……
這些頭部企業的重磅大項目,每落地一處,都會攪熱一個區域,帶來城市空間變革的全新想象。如今,松花江北岸,東部片區與西部片區熱點聯動,城市中心向北遷移的骨架得到充分拉伸。
江南做減法,江北做加法。一年間,省市支持自貿區發展的力度之大,驚喜不斷。
今年以來,江南優質資源繼續北上:哈爾濱第17中學來了,風華中學來了;哈爾濱市中小學校名師、名校長相繼引進;哈爾濱醫科大學把最好的資源投放在自貿區哈爾濱片區,新建一所三甲綜合醫院——哈爾濱醫科大學附屬伍連德醫院,布局新區醫學中心;哈醫大四院松北院區昇級為總院。
與此同時,路橋建設也加快了城市新中心的成長速度。
近日,哈爾濱地鐵2號線軌道鋪設全線貫通,明年將投用,江南江北將快速通達。
這幾年,江南江北的跨江橋也不斷生成。目前,已建成濱北公鐵兩用橋、四方臺大橋、松花江公路大橋、松浦大橋、繞城高速東線跨江橋、陽明灘大橋等6條跨江通道,東三環江北段有望2020年9月通車。貫穿江南江北公交線路已達59條,市民出行更加便捷。
城市新中心的崛起,吸引著更多人青睞北岸,僅2019年,哈爾濱新區新增10萬人口。許多市民開啟江南江北『雙核』生活,投資城市新中心的美好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