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報9月3日訊 又是一年開學季,在經歷了一個『超長假期』後,不少老師和學生發現,身邊的『小眼鏡』又多了不少。據了解,每年開學前後一段時間,哈市各大醫院的眼科都會出現孩子紮堆就診的情況,然而今年由於孩子們在家上網課,看電視、玩手機不節制,用眼過度,近視的增加率和加重程度都較往年嚴重不少。

一班7個『小眼鏡』開學又多倆
2日7時20分,記者在哈爾濱繼紅小學哈西分校門外看到,此時正值家長送孩子上學的高峰,為了防止學生聚集,學校一共開放了三個大門。從7時20分至50分,記者在三號大門口外,一共觀察到102個『小眼鏡』進入校園。正當大家都急匆匆步入校園時,一個戴眼鏡的小男孩蹲在地上,用手機玩著游戲,一位老人站在旁邊等著。
市民吳女士的兒子小亮(化名)今年開學上小學四年級,每年開學前吳女士都會帶兒子做一個視力檢查,這次醫生說孩子有五十度左右的近視,這讓吳女士懮心忡忡。『因為疫情,孩子在家上了好幾個月的網課,又不能下樓玩,不學習的時候就偷偷玩手機游戲。』吳女士告訴記者,小亮所在的班級一共有44名學生,放假前就已經有7個孩子戴上了眼鏡。這學期開學,孩子第一天上學回來告訴她,班裡又新增加了兩個『小眼鏡』。

近視年齡提前小學三年級成高峰
近日,教育部對9個省(區、市)小學、初中、高中學生在疫情期間視力變化情況做了調研,結果顯示,與2019年同期相比,9個省的中小學生近視率增加了11.7%,其中小學生的近視率增加最多,達到了15.2%。
2日,記者在醫院眼科采訪中了解到,從六月開始,前來檢查視力的青少年就開始增多,八月中旬到下旬,更是迎來了學生檢查視力、配鏡的高峰期,比去年同期增加了三成多。往年近視以三四年級居多,今年一二年級的近視學生明顯增多,一些學齡前的低齡兒童也不少,有的4歲孩子就查出了一百多度的近視。在中醫大一院眼科視光門診,9歲小女孩紫涵的媽媽張女士說,因為上課看不清黑板,紫涵去年就帶上眼鏡,雙眼近視100度。這半年多來紫涵一直在家裡上網課,不僅學校有網課,一些興趣班也開始雲教學,紫涵每天使用電子產品超過8小時,僅半年紫涵兩只眼睛就已經達到300度。
醫生表示,十年前,青少年近視高峰在初二年級,如今已經提前到了小學三年級。中醫大一院眼科視光門診樊曉瑞醫生介紹,近視形成的原因,除了過度及過早使用電子產品以及不注意用眼方法的因素外,遺傳因素也是主要原因之一,一般來說,若父母雙方都是高度近視,孩子患高度近視的概率高於80%。孩子戶外運動不足,假期長時間宅在家裡,也是近視形成的一個重要因素。另外,偏食、營養不良的孩子近視發生率也會相對較高。
醫生:近視並非眼鏡『一戴了之』
專家指出,預防近視,首先應減少孩子使用電子產品的時長,學齡前兒童每天最好控制在40分鍾之內。其次,要避免孩子用眼距離過近,家長應把孩子的座位安放在距電視機2.5?4米處的地方。同時,孩子看電視或上網時,室內光線不能過明或過暗。最後,要糾正孩子坐姿不正的現象。建議家長每3-6個月給孩子進行一次視力檢查,如發現近視或者度數增長較快,應及早乾預。
樊曉瑞醫生說,如果沒有及早進行乾預控制,很可能會發展成為高度近視,更伴有視功能障礙及眼底退行性改變,如視網膜脫落、撕裂、黃斑出血等,往往這些眼底改變是不可逆的,危害極大。因此提醒家長,在孩子視力問題上絕不能馬虎,一定要做到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