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地方新聞  >  雙鴨山
搜 索
『科技創新驅動雙鴨山市轉型昇級高質量發展』系列報道之一 下好科技創新『先手棋』
2020-09-03 14:51:54 來源:東北網-雙鴨山日報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編者按

  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經濟發展必須依靠科技進步。

  當前,雙鴨山市轉型振興正處在滾石上山、爬坡過坎的關鍵時期。在推進創新型雙鴨山建設中,全市堅定不移貫徹落實新發展理念,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和人纔強市戰略,通過推動思想解放,培育創新意識,激發創新思維,營造創新氛圍,努力把發展潛力和優勢激發出來,加快創新成果向現實生產力轉化,促進轉型昇級和新舊動能轉換,全力推動高質量發展,為雙鴨山全面振興全方位振興打下堅實基礎。

  本報從今天開始刊發一組科技興市的系列報道,敬請關注!

  突出創新驅動,加快轉型昇級,推動高質量發展。

  東北網9月3日訊 近年來,雙鴨山市匯集科技創新要素,當好科技『店小二』,深化產學研合作,加強技術轉移與成果轉化服務載體建設,以科技創新驅動引領全市轉型昇級高質量發展。

  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為主線,以創建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為牽動,雙鴨山市打出了一套科技創新的組合拳,呈現出了科技助力發展的新態勢。

  經過兩年多的努力,新增雙鴨山市環保、饒河縣中草藥種植等各類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7個,截至目前累計達到22家,涵蓋了現代特色農業、裝備制造產業、新能源產業、節能環保產業等領域。先後轉化『一種煤礦井下巷道用錨索支護釋放壓力的裝置』『降塵肺新綠色井下噴漿環保材料』等各類成果近100項,其中,引進轉化落地『雙鴨山煤炭地下氣化工業聯產項目』『腐殖酸類肥料產品的開發與應用』等成果18項。

  各縣區聯盟積極探索產學研合作的新機制新模式,在開拓市場、開發共性關鍵技術、共建研發平臺、延伸產品鏈、共同培養人纔等方面取得明顯成效。寶清縣白瓜籽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被省科技廳評定為省級產業技術創新聯盟。

  不斷優化創新政策環境,加速集聚創新優勢資源,積極促進創新要素對接。通過多方引進科技團隊及科研機構,促進產業創新快速發展。2019年8月,中國水稻研究所北方水稻研究中心在寶清縣正式揭牌成立。它的啟動建設,一方面是加快完善中國農科院在全國農業科研整體布局、推動北方地區水稻產業發展的重大部署;另一方面是確保國家糧食絕對安全的重大戰略需要。據悉,力爭5至10年時間,將其打造成為在全國水稻科技研發和技術推廣方面有重大影響力的科研平臺。

  四方臺區政府多次與東北農大洽談引進專家團隊合作事宜,東北農大農學院寧海龍教授領軍的遺傳育種團隊成立了雙鴨山東昊農業科技有限公司。啟動建立了四方臺大豆育種科技園區、胡蘿卜產業化技術研發等項業務,研究出適合不同需要的(鮮食、加工等)胡蘿卜品種,建起了胡蘿卜粗加工車間和保鮮庫,將原有的400畝胡蘿卜種植面積擴大到1010畝,年產胡蘿卜1000萬斤,胡蘿卜產量提高20%以上,完好率提高30%以上。『一種茄鏈格孢引起的胡蘿卜根腐病或葉斑病的防治方法』2019年獲國家發明專利,提昇了本技術聯盟在全國的科技水平及知名度。

  同時,以產業聯盟為依托,積極申請省級科技項目立項獲得資金支持。饒河縣5家企業、寶清縣2家企業與東北農大、黑龍江中醫藥大學等省內7所高校、科研院所共同簽訂了林下資源綜合利用及林產品開發產業技術戰略聯盟。饒河縣國營森川林場與東北農大聯合向省科技廳申請『藍靚果標准化栽培示范與推廣』項目獲得100萬元科研資金支持。建立了佔地8畝的藍靚果種子資源圃,苗林繁育大棚4個,面積2700平方米;幫助饒河鎮貧困村發展藍靚果產業,投入15萬元引進種苗,投放農戶種植,林場在技術上給予無償資助,推廣面積達300畝。同時獲得省林業廳科研項目資金100萬元,開展藍靚果種苗無性快繁技術實驗,年可繁殖種苗200000株。

  推進科技成果產業化,是促進科技與經濟緊密結合的關鍵環節,是促進產業結構調整、全面提昇產業核心競爭力的決定性因素。雙鴨山市通過產學研合作,不斷提昇企業科技創新水平。

  寶山區東北煤炭地下氣化技術有限公司與中國礦業大學合作,應用其煤炭地下氣化及多聯產項目技術,不僅回收了礦井遺棄煤炭資源,而且還可以用於難以開采或開采經濟性、安全性較差的薄煤層、深部煤層,實現煤氣集中淨化,大大減少了煤炭開采和使用過程中對環境的破壞。雙鴨山市瑞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通過與北京大學《生態農業與環境治理》課題組和黑龍江省農業科學院合作,利用褐煤進行腐植酸深加工,有效提高資源的綜合利用水平,大幅度增加了產品附加值;雙鴨山建業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引進新的技術與設備並成功轉化落地後,達到年產10萬噸生物有機肥的生產規模。

  集賢縣農業技術推廣協會、集賢縣領航農機農民專業合作社聯社以及各農民專業合作社與東北農業大學、黑龍江省農科院土壤肥料與環境資源研究所、黑龍江省農科院園藝研究所等高校、科研院所合作建立了集賢縣有機富硒產業品牌農業科技創新聯盟——暨黑龍江省農科院土壤肥料與環境資源研究所博士後科技工作分站。該聯盟相關成員單位采取多形式、多方面共同建立了六個有機富硒農牧產品示范基地,總面積為645畝。聯盟將制定本地區富硒行業標准,對於進一步打造東部地區的雙鴨山寒地黑土『富硒之都』『硒市(稀世)之地』,給予全程技術指導和藥劑支持,實現了將富硒產業打造成雙鴨山市知名產業及品牌農業的目標。

  雙鴨山開發區深入加強與聯盟內大學、科技機構合作,赴東北農業大學、省農科院、黑龍江中醫藥大學、秸稈聯盟等機構深入對接,搜集了一批科技成果;與深圳清華大力合作,引進了綠色超高壓方便米飯、超高壓常溫中藥加工提純2個科技孵化項目;與廣東長牛股份有限公司合作,引進了IPV6示范基地項目;借助『雙山合作』,利用出臺科技孵化政策引進了高新技術企業佛山醫悅科技有限公司,目前已正式運營;雙鴨山恆大生物肥有限公司秸稈生物質有機肥項目與哈工大、上海交大建立科研合作,並被授予哈爾濱工業大學雙鴨山市生物農業博士工作站、上海交通雙鴨山博士工作站。

  友誼縣ACS供熱全流程智能控制系統開發應用技術創新戰略服務聯盟以同方節能(友誼)熱力有限公司、雙鴨山四方臺佳欣供熱公司及集賢縣瑞晟供熱公司等企業為主體,依托哈工大(威海)先進成型及自動化裝備研究所,實現供熱領域『互聯網+供熱』模式。聯盟成立兩年來,產品已在遼、吉、黑、內蒙等多地推廣使用,累計為用戶節約燃煤150萬餘噸以及大量的電能,為客戶減少成本支出7.5億元,減少碳排放量超過至少220餘萬噸。友誼縣德旭農業高科技有限公司、八一農大及大慶市薩沙國際貿易有限公司組成的友誼縣太陽能日光溫室種植技術創新戰略服務聯盟,成立一年來已實現主營業務收入68萬元,淨利潤17萬元。

  嶺東區與南京鼎騰石墨烯研究院簽訂了區院戰略合作框架協議,與黑科技、哈理工等省內幾所高校建立了聯絡,科研工作站以中雙石墨有限公司石墨深加工項目為主,對新材料進行產業科技研發。重點對石墨精粉、高純石墨、球型石墨、鋰電池負極材料等石墨深加工方面進行項目儲備,在加快石墨項目的推進和開發下游產業上加強了科技支橕;雙鴨山金德工貿有限責任公司與哈爾濱工業大學機電工程學院、黑龍江能源職業學院合作研發鑽錨自動化一體兩項專利,並將成果進行轉化,研制生產煤礦用岩巷鑽裝機組。

  尖山區裝備制造產業科技創新聯盟中企業積極與省內外大學、科技院所合作,促進企業產品昇級換代。節能東方雙鴨山建材設備有限公司研制的大產量磚機是針對市場發展而開發的國際領先的新一代產品,並開展了班產1500平方米外牆保溫復合板生產線局部設備研發,引領了行業技術向自動化、機械化生產發展。黑龍江雙鍋鍋爐有限公司與西安交通大學簽署了『鍋爐專業知識培訓合同』,將每年派送專業技術人員去學習鍋爐設計、鍋爐數據計算、鍋爐制造等方面的專業知識。同時,還與美國肯塔基大學建立了校企技術合作關系。

  饒河縣森企中草藥加工有限責任公司與聯盟合作單位佳木斯大學生命科學院劉德江團隊在道地藥材保護、山野菜開發利用方面開展合作,聯合大通河鄉區域3個中草藥種植專業合作社進行合作,目前中草藥及山野菜種植品種有人參、白鮮皮、刺五加、刺嫩芽、五味子、當歸、寒蔥等,並建設中草藥加工廠3000平方米,為中草藥種植產業發展和山野菜林下經濟開發利用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雙鴨山市通過利用人纔技術優勢,積極向上爭取扶持資金,持續開展產學研合作,加快科技成果轉化落地,帶動輻射更多的企業通過產學研合作提昇技術創新能力,為全市轉型振興高質量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橕。

責任編輯:李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