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地方新聞  >  黑河
搜 索
文明新風賦能前進中的黑河
2020-09-06 07:52:47 來源:黑龍江日報  作者:付宇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黑龍江日報9月6日訊 夜幕降臨,黑河市船運小區前的草坪小徑上,多了三三兩兩散步遛彎的人們,誰能想到,一年前,這裡還是堆滿了垃圾的撂荒之地。

  『在我小時候,航運小區是最繁華的地方,但隨著公路運輸的快速發展,航運逐漸沒落,這裡變成了房屋拆遷後的遺留區,空地淪為垃圾堆場,周邊居民都不敢開窗,出行也都繞著走,更別想來在這裡遛彎了。現在可好了,開門見綠了!』這裡的居民紛紛講述著這裡的從前和今天。

  航運小區的一片綠,是黑河市增綠工程中的一點亮色。建設文明城市,需要清除『污漬』,更需要裝點『綠色』。今年以來,黑河市改『面子』修『裡子』,2020年新增綠地面積32.77公頃。其中新增公園、廣場5個,面積共29.97公頃;新增街路綠化面積2.8公頃。先後維修路面3.9萬平方米、人行道6萬平方米,居民們在茶餘飯後有了更多休閑娛樂場所。

  隨手撿起地上煙頭,斑馬線前禮讓行人,遛狗抓緊牽引繩……行走在黑河市大街小巷,市民文明顯現在細微處,文明新風清新自然。『文明城市建設,不僅是居住環境的改善,還要讓老百姓獲得幸福感、滿足感,讓他們從旁觀者變成參與者。』黑河市文明辦副主任韓峰說,今年是創建全國文明城市的收官之年,越來越多的黑河人民加入文明隊列,用實際行動為文明城市創建添磚加瓦。

  在很多城市,因為管理不善因為市民素質不佳,共享單車都是『令人歡喜令人懮』。而在黑河,從2016年就投放城市大街小巷的共享單車『小綠』,一直是黑河市的一道靚麗風景,它們在城市街頭擺放有序,市民和游客使用方便。在黑龍江畔的公園周圍,很多人騎著『小綠』游玩。『「小綠」真是太方便了,停車點非常多,一個小時之內都不用花錢,騎行成為我一家人的出行方式,順便鍛煉了身體。』市民陳紅艷說。

  『在黑河,共享自行車已經投放了3年多,一共3980輛,很受市民歡迎,它解決市民短途出行的需要,緩解了城市交通的壓力。』黑河市文明辦主任趙明介紹,共享自行車老少皆宜,可以用一卡通也可以手機掃碼,多途徑使用。而且最獨特是,『小綠』在對岸的俄羅斯城市也可以使用,中俄黑龍江大橋開通後,兩邊居民都可以騎行來往。

  『黑河創建文明城市,不僅代表黑河市民的文明形象,也是擦亮祖國的門面。』韓峰說,黑河作為中國最北的口岸城市,與俄羅斯遠東第三大城市布拉戈維申斯克隔江相望,中外客商雲集,東西方文化交融,日益廣泛的國際交往,對黑河的城市文明水平、市民的文明素質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近年來,黑河市創新宣傳方式,將文明元素植入市民的日常工作和生活中,街頭巷尾,每個路燈杆上都有『黑河更聞名,人人講文明』的標語,每個社區都配備了『創文明志願管理網格員』。網格員們日常幫助社區修理樓道門、清理垃圾、拆除違建等,社區的居民都看在眼裡,記在心裡。去年,黑河市發生罕見的雨雪冰凍災害,社區的網格員們清理地面時,居民們紛紛下樓主動幫忙。春風化雨潤無聲,市民們在耳濡目染中,積極加入了文明創建行列。

  一座城市的溫度,是可以由這座城市的文明程度來衡量的。在創建全國文明城市中,黑河市民從『似曾相識』到『相熟相知』,從『不理解,還抱怨』到『我參與,我支持』,在城市環境面貌顯著變化、市民素質顯著提昇的同時,黑河,這座城市也更加講文明、有溫度。

  為了提高城市軟環境,黑河市文明辦深入街道社區居民小區多方調研走訪,廣泛收集、歸納、梳理與居民日常生活聯系最密切、社會反響最強烈的不文明行為,並參考多個城市的文明立法,起草了《黑河市文明行為促進條例(草案)》,向市民公開征求意見,其間有13.2萬人參與投票,支持率高達98%,收集意見、建議130條,吸收采納72條,先後修改21次,計劃在今年10月1日施行,屆時,黑河的文明城市創建將走上法治軌道。

責任編輯:姜繼周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