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經濟·旅游  >  經濟
搜 索
中國(黑龍江)自貿試驗區成立一周年 投資額達1838.58億元
2020-09-06 14:28:17 來源:東北網  作者:孫英鑫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東北網9月6日訊(記者 孫英鑫)6日,黑龍江省在中國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新聞中心開展了以『最北自貿試驗區,開放合作新高地』為主題的中國(黑龍江)自由貿易試驗區一周年新聞發布會。記者從會上獲悉,黑龍江自貿試驗區建設一年來,聚焦重點領域改革,緊密結合龍江實際,大膽試、大膽闖、自主改,紮實推進各項改革試點任務落實。截至目前,自貿試驗區新設立企業4855家,新簽約項目148個,投資額1838.58億元。

  一年來,黑龍江自貿試驗區聚焦四大重點領域,壓茬推進、滾動創新,各項工作開局良好,取得了階段性成效。總體方案89項改革試點任務已實施86項,實施率達96.6%;形成了超百項制度創新經驗,總結了67項創新實踐案例,其中12項上報商務部,率先發布了首批省級十佳創新案例。

  聚焦政府職能轉變 持續優化營商環境

  三個片區全力推動互聯網+政務服務,在負面清單、外資企業登記注冊便利化、一網通辦、容缺受理、不見面審批等方面大膽創新,大力推行『最多跑一次』、『辦事不求人』,提高了行政效率、優化了工作流程、降低了企業成本。

  哈爾濱片區對照世界銀行標准引入第三方權威評估機構開展營商環境評價和優化,深度推進『一枚印章管審批』、『證照分離』、『全覆蓋』、『承諾即開工』昇級版等政策制度創新,在全球190個經濟體中的最新模擬排名大幅提昇28位。其中,去年底俄籍投資人在莫斯科拿到了首張通過跨境登記注冊服務新模式簽發的營業執照;『四小場所』在『以照為主、承諾代證』模式下,從受理審批到開展經營的時間從15個工作日降為『零』。

  黑河、綏芬河片區在政務體系建設、出入境便利化、信用體系建設等方面取得了顯著成效,國際貿易『單一窗口』申報達100%。

  聚焦試點任務落實 大力開展制度創新

  堅持以制度創新為核心,以可復制可推廣為基本要求,持續開展制度創新,打通堵點、疏通難點、解決痛點,釋放發展活力,打造制度創新高地。著力在體制機制創新、投資貿易便利化、金融開放創新等領域探索生成龍江首創、特色鮮明的創新實踐案例,這些創新實踐案例對地方改革創新形成了示范帶動作用,產生了『?魚效應』,釋放了沿邊開放、大膽創新、『投資必過山海關,投資首選自貿區』的強烈信號。

  哈爾濱片區針對科創企業知識產權多、不動產少以及網絡安全企業重技術、輕資產等特點,通過擴大抵押質押品范圍、專利價值認定、規定資金研發用途等方式,創新融資擔保模式,有效解決科技企業初創期融資難題。黑河片區主動研究優化對俄羅斯物流時效、降低物流成本,培育形成了跨境電商『多倉聯動』集成集運新模式,規劃布局了海外倉、邊境倉、中繼倉和前置倉,打通了跨境數據與跨境產業間的鏈接。綏芬河片區『借港出海』,創新跨境貨物運輸模式,與俄方海關達成了監管互認共識,實現了『單證一致、關封完好、重量一致』即可放行的海關入境驗放新模式,形成了『內外聯動、多式聯運、南北聯通』的國際運輸大通道。

  聚焦推動產業集聚 夯實政策支橕體系

  一年來,圍繞推動東北全面振興全方位振興、建設引領中國對俄羅斯及東北亞開放合作的重要窗口和平臺,深耕『試驗田』。哈爾濱片區出臺『黃金30條』、『新驅25條』、黑河片區出臺招商十條、綏芬河片區出臺促進經濟發展扶持辦法等多項含金量十足的支持政策,24個中省直部門制定28個政策支持文件,提出近400項高質量支持自貿試驗區政策措施,初步形成黑龍江自貿試驗區的政策支橕體系,有效激發市場活力,增強自貿試驗區要素集聚力和輻射帶動力,為黑龍江擴大開放和經濟高質量發展注入新動能。

  圍繞裝備、能源化工、食品、新材料、生物醫藥及醫療器械、新一代信息技術、種業及農機裝備等7大領域,引導自貿試驗區產業集聚;深圳(哈爾濱)產業園、北藥產業園、光電產業園、中俄跨境綜合物流樞紐、中俄木材加工交易中心、長城電腦等一批重點項目入駐,良好的營商環境和最佳商務成本,自貿試驗區正成為黑龍江投資興業新熱土。

  聚焦深化對俄合作 賦能沿邊開放發展

  黑龍江地處東北亞中心區域,是我國沿邊開放大省,全省有27個國家一類對外開放口岸,其中17個是邊境口岸,與俄羅斯有2981公裡邊境線,是中蒙俄經濟走廊的重要節點和國家向北開放的重要窗口,在對俄及東北亞開放合作中具有重要戰略地位。

  設立全國首個中俄邊民互市交易結算中心,開通全國首個鐵路互貿交易市場,在俄羅斯設立離岸孵化基地、中俄科技成果轉化基地、境外法律服務及招商代表處等重要平臺機構,為沿邊開發開放、深化對俄合作、輻射東北亞區域合作提供了新載體、新模式、新機遇。

  互聯互通是區域合作的血脈經絡,哈綏俄亞陸海聯運線路連同哈歐班列構建貫穿歐亞兩大洲的國際物流大通道,黑河黑龍江大橋開通中俄經貿新通道,自貿試驗區搭乘互聯互通新路徑,進入嶄新的『大陸橋時代』。

  圍繞『跨境+』產業昇級,打造跨境產業鏈條。通過發展跨境電子商務、跨境能源加工、跨境農產品加工、跨境中草藥研發、跨境木材加工、跨境康養旅游等產業,著力培育跨境產業集群;通過開展對俄投資開發並進行木材、農產品、清潔能源等資源回運加工,引入飛地經濟,著力構建境內外聯動、上下游銜接的全產業鏈經濟,開啟國際經濟合作新模式。

  創新邊民互市貿易模式,落實興邊富民政策。綏芬河片區創建了集邊民組織、跨境結算、分銷加工等於一體的全流程監管模式,自貿試驗區掛牌以來,互市貿易完成過貨量12.5萬噸、交易額7.93億元,參貿邊民13.2萬人次。黑河片區以數字化流程和數字化監管為核心,建立了數字邊民互市貿易管理體系。

  經過一年的探索實踐,黑龍江自貿試驗區開放理念明顯增強,創新活力持續迸發,營商環境大幅提昇,改革紅利加快釋放,取得良好開局。下一步,將全面落實省委省政府決策部署,主動融入國家『雙循環』新發展格局,對標國際,放眼未來,在制度機制創新、營商環境優化、投資貿易便利化、沿邊開發開放等領域大膽實踐,以創新激發內生動力,以開放聚合全球資源,以協同促進共同發展,高水平推進自貿試驗區建設。

責任編輯:王傲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