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日報9月7日訊 據哈爾濱海關副關長朴明華介紹,自貿一年間,哈爾濱海關突出沿邊和對俄特色,在制度創新上,以促進貿易便利化為目標,形成了『落地一批、申報一批、儲備一批』的海關制度創新滾動工作模式。先後有兩批4項創新舉措獲海關總署備案,在黑龍江自貿試驗區先行先試。
根據邊境貿易糧食進境批次多批量小的特點,從優化檢疫許可流程和指定加工管理角度出發,提出了『優化黑龍江邊境自貿片區進境俄羅斯糧食檢疫流程』創新舉措;為支持黑龍江省中醫藥產業和中俄邊境地區中藥材產業規模化發展,提出了『俄羅斯低風險植物源性中藥材試進口』創新舉措,根據國內急需、風險可控的要求,將允許進口的中藥材種類由5種擴大到15種;根據龍江加工貿易行業發展需要,提出了『優化加工貿易料件消耗申報核銷管理』創新舉措,依托企業自主聲明簡化前置審批手續,強化事中事後監督;主動對接服務中俄黑龍江公路大橋建設,提出了『跨境運輸車輛監管信息一站式備案』創新舉措,打造信息共享、執法互助、方便快捷的跨境運輸車輛監管信息系統,實現進出境車輛監管資源共享、信息共用,暢通國際物流通道。
這些制度創新舉措突出了三個特點:一是突出沿邊和對俄特色,4項舉措中有3項是直接針對促進邊境貿易發展而提出並取得良好成效;二是突出協同創新要求;三是突出貿易便利化需求。
另據了解,自貿一年間,哈爾濱海關先後出臺了多項支持措施和創新舉措,助力片區發揮優勢、錯位發展,推動自貿試驗區體制機制創新。
在支持措施上,從推進大通關、搭建大平臺、暢通大通道、服務大創新4個方面出臺20項支持措施,為促外貿穩增長發揮了積極作用。在提昇貿易便利水平,推動貿易轉型昇級方面提出:支持自貿試驗區醫藥類企業發展,支持農業『走出去』企業發展,優化進口肉類檢疫監管模式等措施;在支持沿邊地區開放,打造開放合作平臺方面提出:支持服務會展經濟發展,支持自貿試驗區設立食用水生動物指定監管作業場地,支持自貿試驗區木材加工產業發展等措施;在落實『一帶一路』戰略,支持物流樞紐建設方面提出:支持黑龍江省開展內貿貨物跨境運輸業務,支持企業依托中歐班列、哈綏俄亞陸海聯運大通道開展國際中轉集拼業務,支持大黑河島設立國際游艇碼頭口岸等措施;在發揮高地引領作用,推進創新驅動發展方面提出:優化黑河對俄購電運營主體進口電力通關模式,支持黃大豆1號期貨保稅交割業務,支持黑河片區、綏芬河片區內有條件企業開展『兩頭在外』的工程機械、農業機械保稅維修業務等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