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日報9月8日訊 半個月內,第8號臺風『巴威』、第9號臺風『美莎克』和第10號臺風『海神』接踵而至,正面影響我省,是歷史首次。臺風給我省帶來了狂風驟雨,導致農作物受災、航班取消、船只停航、中小學生取消室外課,提前放學。為此,我們也需正面認識臺風,努力消解其影響。
副熱帶高壓惹的禍
臺風生成於海洋,而我省並不臨海,為什麼最近臺風如此『鍾情』我們這個內陸省呢?歷史上臺風這個『不速之客』也經常『光臨』我省嗎?
據黑龍江省氣候中心氣象專家介紹,臺風鍾情東北地區,不如說是臺風在大尺度環流下的被迫之舉。臺風的移向主要受副熱帶高壓、西風帶槽脊、臺風內力(β效應)、高層系統等因素的影響,其中最有決定權的是副熱帶高壓。此前的『巴威』和『美莎克』都是受副熱帶高壓的引導不斷北上,進而影響我省。現在『海神』也在經歷著類似的安排。
平均每年0.8個是『稀客』
相比於臨海省份,臺風對我省算是個『稀客』。來自省氣候中心的統計表明,1961年-2020年9月,60年中共有49個臺風直接或間接影響我省,平均每年有0.8個臺風。對我省產生影響的臺風主要發生在7月-9月。從年代際分布來看,歷史上20世紀80年代臺風北上頻次較多,為9次。2011年-2020年9月共有12次臺風影響我省,為歷史之最。降雨穩定持續為主
屬溫和型
在一般人的印象中,提到臺風,就會想到巨浪滔天、暴雨如柱、強風肆虐,所經之處樹倒枝折、一片狼藉的畫面。事實上,臺風並非『千風一面』,有溫和的、有狂暴的、有虛張聲勢的、也有破壞力驚人的,而影響我省的臺風降雨特點『溫和型』居多。比如『巴威』進入我省後,就從強熱帶風暴級減弱為熱帶低壓,最後中心風力只有6級左右。
在沒有高空槽、冷渦等外部勢力的乾預下,臺風給我省帶來的降雨多以穩定性、持續性為主,比如『巴威』,不緊不慢,一直在下。如果臺風在移動過程中,與本地的冷空氣裡應外合,強度就會立即變強。比如『美莎克』進入我省後,與西風帶下來的冷空氣相遇,導致出現雨勢較強的短時強降水。甚至在臺風已經移出我省境內後,冷空氣與臺風殘留的水汽相互作用,仍然能造成強降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