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9月10日訊 黨的十九大以來,黨中央不斷強調人纔作為經濟社會發展、創新驅動第一資源的重要性。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以識纔的慧眼、愛纔的誠意、用纔的膽識、容纔的雅量、聚纔的良方,把黨內和黨外、國內和國外各方面優秀人纔聚集到黨和人民的偉大奮斗中來。
近年來,尤其是2019年以來,大慶以『打捆引纔』工作為牽動,解放思想、轉變觀念、創新招法,擴大人纔總量,提昇人纔質量,多措並舉保障大慶經濟社會發展各項事業的人纔供給。從今年開始,大慶市每年拿出3000萬專項資金用於人纔工作,重點投入教育、衛生領域,進一步擦亮城市教育、衛生名片,牽動吸引更多人纔來慶就業創業。
放眼百湖大地,一批博學之纔、實乾之纔、創新之纔應勢而生。
-破題立項
省委書記點題,大慶『打捆引纔』破繭而出,『六個方面』構建引纔新格局
大慶的發展,始終是省委關注的大事。2019年,省委書記張慶偉在大慶調研時提出,『城市離不開年輕人,大慶有6所高校,怎麼把培養的大學生留在本地創業,這個題目要研究好。』
慶偉書記的點題,不僅是『大慶課題』,也是省委近年來關心的重點。多年來,黑龍江人纔外流現象始終存在,『孔雀東南飛』的現實寫照一定程度上成為了制約發展的困境。
對於省委交付的時代命題,大慶市委高度重視,專題安排調研,創造性地探索出了『思維理念、引進標准、宣傳推介、操作程序、工作力量、對外行動』等六個方面『打捆引纔』做法,用政策的『組合拳』,打通人纔輸入的『高速路』,為打贏轉型振興新會戰提供堅實人纔支橕。
思維理念上打捆——注重突破舊框架,樹立新導向。轉變以往只注重名校的慣性思維,更加注重本土人纔和實用型人纔,將駐慶高校畢業生、本地生源以及本地戶籍的畢業生作為引進對象,樹立不唯學歷、不唯學校,重需求、重實用的鮮明導向。
引進標准上打捆——注重分類施策,因地制宜。實行市、縣區分級分檔、差異引進策略,分批分類按需引纔,總體上將引進標准錯開,有效解決本地區人纔引進同質競爭問題。
宣傳推介上打捆——注重精准對接,打造品牌。每年定期整合全市人纔需求,發布《大慶市『打捆引纔』公告》,組織開展縣區委書記進校園活動,主要針對省內院校畢業生,打捆宣傳全市人纔需求,吸引和留住本地大學生。
操作程序上打捆——注重完善招錄平臺,下擺決策權力。堅持『放』『管』結合,把選纔的最終決定權下放給用人單位。『管』引纔程序,統一組織資格審查、筆試環節,制定面試規范,指導用人單位嚴格落實。『放』決策權力,探索實行『組織部門督導指導+用人單位自主選纔』模式,切實提昇人崗匹配度。
工作力量上打捆——注重將組織優勢做大,協作優勢做強。成立人纔工作領導小組,組織部門綜合協調、編制部門挖掘編制資源、人社部門發揮職能作用、財政部門全力提供資金保障,既各司其職、各負其責,又密切配合、形成合力。
對外行動上打捆——注重統籌協調,步調一致。重點與6所駐慶高校、10所省內外重點合作『雙一流』高校、20所省內普通高校、20所省外特色專業高校建立合作。通過搭建市校合作平臺,實現用人單位、高校與人纔之間的精准對接。
-落筆施策
從市級戰略層面加速推進,以政策為統領、綜合施策,呈現招纔引智榜樣帶動
天下大事,必做於細。
轉型發展的現實需要,催生大慶落實人纔政策的緊迫。市委多次召開會議,研究部署引纔具體措施,將『打捆引纔』政策作為市級戰略開始了全面推進。與此同時,各縣區、各部門聞令而動,結合具體實際,紛紛落實出臺一系列大而實、小而精引纔措施。
整合需求,發布『打捆引纔』公告。全市一口氣拿出3100餘個行政事業編制,專項引進優秀高校畢業生,提昇大慶引纔工作的吸引力、影響力、競爭力。通過全市人纔市場幫助企業引進人纔5462人。
雲游大慶,開闢留纔新渠道。在疫情防控常態化新形勢下,創新宣傳方式,通過『雲游大慶』、『政策直播』、『線上求賢』等年輕人纔喜聞樂見的方式,打造『零距離』人纔政策宣傳平臺。2020年5月,組織開展『看大慶、愛家鄉』直播活動,301家單位發布了6689個人纔引進計劃,直播訪問量突破26萬。
廣泛合作,打造市校合作平臺。2019年12月,抽調全市精乾力量成立15支引纔小分隊,赴省內外高校宣講大慶人纔政策和人纔需求,千方百計為引纔注入『源頭活水』。目前,已與43所高校簽訂『打捆引纔』合作協議。
創新方式,網上面試引纔。疫情發生後,大慶市適時優化引纔程序,取消市屬高中人纔引進筆試,在全省率先開展網上面試引進人纔,引進北師大、哈工大、吉大等高校優秀畢業生90人,計劃完成率100%,實現了考生和用人單位『雙滿意』。
特聘人纔,柔性引進人纔。對高層次人纔,采取特聘方式柔性引進,從東北農大、八一農大、省農科院等高校院所選派20名專家作為特聘人纔,到縣區開展農技推廣服務活動,服務相關重點農業項目,提昇基層發展能力。
市委組織部相關負責人表示,近兩年,全市累計引進各類人纔1.7萬餘人,特別是2020年以來,引進人纔1.1萬餘人,呈現招纔引智榜樣帶動、拴心留人齊頭並進良好態勢。
-活力迸發
人纔攻堅戰初戰告捷,隊伍更趨優化,總量穩定、結構合理、活力迸發
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
作為駐慶高校畢業生,沃爾沃大慶工廠的朱曉航,來大慶工作已經兩年了,大慶對人纔的愛惜呵護讓她每每提起都倍感溫暖。『市裡為外來人纔配備了舒適的公寓,讓我們可以安心在這裡工作,作為一個新大慶人,我感到很幸福。』朱曉航說。
在政策的強力拉動下,大慶人纔隊伍呈現前所未有的活力。僅2019年,全市人纔隊伍總量達到46萬人,這其中,黨政、企業經營、專業技術等人纔類別更趨科學合理。
市委組織部相關負責人表示,近年來,在市委的安排部署下,大慶人纔隊伍呈現出規模相對穩定、結構比較合理、產業人纔集聚的特點,已成為推動大慶轉型發展的重要發展活力。
從規模看——人員規模總體保持穩定。隨著大慶產業結構深入調整和經濟社會各項事業持續發展,大慶市對人纔吸引力將進一步增強。
從結構看——中青年人纔佔主體。45歲以下人纔23.53萬人,佔全市人纔總量的51.1%。從人纔層次看,大學本科以上學歷14.49萬人,中級職稱以上專業技術人纔7.74萬人,高級工以上技能人纔10.80萬人,全市人纔隊伍發展後勁足。
從產業看——從事現代裝備制造、汽車制造、新材料等非油經濟人纔總數達到24萬人,佔全市人纔總量的52.4%。人纔規模、質量和結構與產業結構調整趨勢一致,初步形成了以產業集聚人纔、以人纔引領產業的良好局面。
廣招英纔聚百湖,萬類霜天競自由。
大慶的高質量發展之路,需要人纔去開拓;320萬大慶人的福祉,需要人纔去拼搏。萬馬奔騰的人纔隊伍迸發出的強勁活力,必將成為新時代大慶轉型振興新會戰的磅礡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