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日報9月10日訊 在北大荒集團發展現代化大農業進程中,克山農場有限公司以北大荒集團『181』戰略和『1213』工程體系為引領,弘揚新時代北大荒精神,心懷『大糧倉』和『壓艙石』的責任擔當,加快推進綠色農業、智慧農業和效益農業建設,為『中國飯碗』裝滿優質北大荒糧。
生態優先破解永續發展密碼
克山農場有限公司位於世界三大黑土帶之一的松嫩平原上,這個農場利用得天獨厚的黑鈣土大力發展旱作農業,創造了連續21個豐收年的奇跡,多次獲得北大荒集團『旱作農業先進生產單位』殊榮。
生態就是價值,黑土就是財富。為了走出一條農業與綠色結合、發展與生態同步、效益與環境雙贏的新路,這個公司深入落實『藏糧於地』戰略,通過休耕輪作、減肥減藥、秸稈還田等措施改善耕地內在質量,創造可持續發展的良好環境。
這個公司嚴格落實黑土耕地保護制度,推行『玉米—大豆—馬鈴薯』三區輪作制度,以三年為一個周期,實行耕地輪作輪休,重點解決土壤板結、重茬減產等問題。
以『綠色智慧廚房』為牽引,40萬餘畝耕地全部完成無公害認證,實現農產品全程可追溯。落實『三減』示范面積10萬餘畝,推廣5萬畝馬鈴薯化肥農藥減施栽培技術,降低農藥使用率,大規模施用有機肥,守住生態底線,讓『克山農場』成為安全、綠色、有機的代名詞。
這個公司大力推廣秸稈粉碎還田技術,推動全面積、全作物、全量秸稈還田。筆者從農業部門了解到,近兩年這個公司耕地中有機質、微量元素逐漸增加,耕地保水保肥性能進一步增強,低產田增產幅度達到5%到10%,中、高產田增產幅度達到3%到8%,糧食產能和作物品質顯著提昇。
科技引領啟動提質增效引擎
近日,克山農場有限公司第七管理區馬鈴薯種植戶張安亮正在為秋收做准備。根據預測,張安亮種植的興佳2號種薯馬鈴薯畝產可達4000斤,比國內同類品種馬鈴薯平均畝產高出1000斤左右。張安亮的豐收,離不開在種植管理過程中航化飛機、驅蟲設備和遠程監控系統等智能裝備和技術手段的運用。
今年,這個公司按照北大荒集團『數字農服』建設要求,加大科技投入,建設『一技通、一張網、一鍵達』智能平臺,推動新技術應用、大數據分析和新成果共享,創建信息化、智能化、高效化的農業生產體系。
這個公司積累農業生產經驗,研發推廣『四精兩管、四優一管、精量點播、化控促早』等10項旱田高產栽培技術,全面普及衛星定位與自動駕駛系統,大中型機械上均安裝智能監控系統,不斷提高信息收集、智能決策和精准作業能力。
整合科技園區、土壤化驗中心、生物預警中心和氣象站,打造智能服務『一張網』。在農業生產中,積累氣象、土壤、作物生長和疫病防治數據,總結經驗技巧,通過大數據研判為農作物生長、應對自然災害和病害防治提供科學建議和技術支橕,為農業生產提供全程專業化的服務。
這個公司積極與黑龍江省農科院、東北農大、八一農大等科研院所和院校『聯姻』,加快推動科技成果轉化。今年公司完成馬鈴薯國家大區品種試驗、木霉菌藥劑試驗3個,完成新品種篩選試驗、示范試驗和肥料聯網試驗21項。
提昇標准繪就加快發展藍圖
走進克山農場有限公司佔地11600平方米的現代農機服務中心,可以看到30餘臺套馬鈴薯收獲機、動力中耕機、起壟機被集中檢修保養完畢,分別停放在一個個彩鋼庫房中,准備在今秋收獲整地工作中『大展拳腳』。
為了挑上現代農業的『金扁擔』,克山農場有限公司全面提昇農業標准化水平,積極向標准要產量、要效益,實現種、管、收全作物、全面積、全過程標准化,助推現代農業轉型昇級。
這個公司充分發揮組織化、規模化優勢,按照『控成本、提效率』的工作思路,采取統一播種、統一植保、統一施肥施藥、統一病害防治、統一收獲、統一整地『六統一』生產標准,統籌農業生產要素,有效減低種植成本和風險,實現效益最大化。同時,合理調度和使用農業機械,做到統一檢修、使用、維護、保養,全面提昇農機作業效率和質量。
農業生產資料統購和原糧統營是提昇農業標准化水平的重要環節。這個公司按照北大荒集團『雙控一服務』要求,今年統購化肥、種子共計1500餘噸,力爭在兩年時間實現全面積統一供肥供種。強化統營意識,解決秋後各自為戰、分散賣糧的問題,依托『龍頭+企業+基地』模式,實現5.4萬畝訂單馬鈴薯原料全部銷往北大荒馬鈴薯集團,同時和周邊大型糧商、合作社簽訂糧食訂單,推動玉米、大豆原糧統營,從『種的好』向『賣得好』轉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