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9月10日訊(記者 佘雨桐)購買新房裝修入住本是一件喜慶的事,但宋某和劉某卻因裝修產生糾紛進而對簿公堂。近日,雞西市梨樹區人民法院民二庭法官圓滿化解此案。
2017年1月13日起,被告劉某在梨樹區某家園購得一戶樓房後,先後到宋某的興發裝飾材料商店購買了一些裝修樓房材料,共計4113元。樓房裝修完畢後,劉某一直未給付宋某材料款,經宋某多次索要,劉某均以種種理由拒絕給付材料款,宋某為此訴至法院。該案在開庭審理過程中,經法庭調查和劉某反訴,原來劉某拒不付款的原因是:劉某購買宋某的大板在裝修完畢後不久,家具就多處爆裂。為此,劉某便以產品出現質量問題為由拒絕給付材料款,後來雖經雙方相互協商,也未能達成和解協議。劉某要求宋某包賠購買板材的經濟損失和人工費,宋某堅持讓劉某給付其所欠的所有材料款,一時間,雙方互不相讓,各執己見,分別在法庭上表達著各自的訴求,矛盾十分尖銳。
承辦法官卜奎林認為劉某提交的相關證據難以真實反映房屋裝修的具體問題,若由其申請鑒定,必然將拉長案件處理周期,增加雙方當事人訟累,並且更不利於解決雙方矛盾,遂決定帶領陪審員、書記員、宋某和證人共同前往劉某家裝修現場查看。經現場勘驗核實,卜奎林發現床板、櫥櫃、衣櫃等家具多處有爆裂的痕跡,裝修板材確實存在質量問題,作為產品出售方的溫某理應承擔責任。


面對眼前的事實,宋某也感覺自己理虧,沒有想到板材質量問題會這麼嚴重,因而表現出願與劉某和解的意向。而劉某因一直未給付材料款要求宋某包賠損失的理由又不充分,卜奎林便憑借多年的審判經驗,抓住這個矛盾焦點,探明雙方心理,尋求當事人的利益平衡點,不失時機的進行居中調解。卜奎林首先從法、理、情三個層面疏導矛盾,緩和當事人的對立情緒,然後,讓雙方心平氣和的溝通,拿出解決問題的方案,卜奎林再從中面對面、背靠背的『和稀泥』。
最終,雙方各自做出了讓步,宋某自願放棄了要求劉某給付裝修板材3240元及利息的訴訟請求,只要求劉某給付其它材料款873元,劉某同意宋某的意見,也表示自願放棄反訴所主張的權利,雙方握手言和,達成一致意見。當天下午,劉某就來到梨樹區法院將873元材料款交付給民二庭,並向卜奎林連連致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