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9月14日訊 2019年,新成立不久的齊齊哈爾市市場監督管理局被委任為齊齊哈爾市12個重點產業之一——現代中藥業的牽頭單位,負責主推齊齊哈爾市制藥產業發展,助農脫貧。兩年來,為了讓農民的腰包鼓起來、日子富起來,市市場監管局抓住國家發展中醫藥的政策機遇,著眼現代中藥產業廣闊的發展前景,在全面搞好種植的基礎上,發揮行業優勢,下大力氣引導農民從幾十年一貫制的『玉米當家』的傳統農業觀念中走出來、富起來,在鶴城黑土地上譜寫著助力鄉村振興的新時代篇章。
庭院種植:農家小院變身『聚寶盆』
『我家小院兒房前屋後加一起差不多一畝半地,都種的赤芍。種子有政府補貼,算下來基本沒有成本。』2020年8月29日下午,甘南縣巨寶鎮工農村村民老王一邊晾曬剛收獲的赤芍籽一邊興奮地算著賬。
『去年,我這一畝半地光赤芍籽就獲利5萬塊錢。今年,這塊地大約出籽450斤,現在赤芍籽市場價大概是150塊錢左右1斤,我今年光種子也能賣差不多7萬塊錢。地下部分五年起收,這一畝半地能收一萬兩千斤鮮品赤芍根,按照今年價格至少也能賣5萬元,這麼一算比種菜強多了。』老王一家的笑聲灑滿了整個農家小院。
在甘南縣,像老王一樣的『草藥翁』隨處可見,巨大的經濟效益讓農民種植草藥積極性空前高漲,僅甘南縣庭院種植中草藥面積就達2萬畝,帶動農民致富1萬戶。鎮裡中草藥種得好,離不開縣市場監管局的大力推進。他們下點進村到炕頭,反復宣傳政府對赤芍、黃芩、防風種植補貼的相關政策,大力打擊中草藥種植、收購商的欺詐行為,確保藥農買到真種子,賣出公平價,走穩致富路。
規模發展:專業合作社成致富『領頭羊』
在位於依安縣紅星鄉鴻林盛康中草藥種植專業合作社的防風種植基地,涼爽的秋風中,萬畝白色防風花正在風中搖曳。兩名市場監管局工作人員正和合作社理事李振東在地頭說著申請國家地理標志產品保護的事。
『再有二十來天,這裡的防風籽即將采收,每畝收益大概5000塊錢,目前在市場上供不應求!』李振東透露,合作社成立之初,負責人找到縣市場監管局尋求幫助。從那時起至今,縣市場監管局就對合作社給予了重點幫扶。幫辦合作社執照、幫收集產業政策、幫檢測中藥材品質、幫申請注冊地理標志保護……一路走來,合作社實現了從無到有,從小到大。2020年,合作社的防風種植面積實現了從700畝到11000畝的跨越,是黑龍江省單一品種集中種植面積最大的基地。此處種植的防風也被《中國藥典》(2020版)收載為正品防風。
截至2020年8月末,齊齊哈爾市中藥材種植面積達40.5萬畝。其中,甘南縣赤芍和黃芩、泰來縣板藍根、依安縣防風都成了當地主打品種,寒地黑土道地藥材越來越受到國內外的關注。市市場監管部門在服務鄉村振興上,切實把自己擺在了『助』的位置上,想農事、辦農事、成農事,用行動詮釋著牽頭助力鄉村振興的使命,成為市場主體和人民群眾的『貼心人』。
『當時真沒想到這麼快就能拿到生產許可!』訥河鴻展集團醫用、藥用酒精項目負責人感概地說。年初,鴻展集團欲從食用酒精項目向醫用、藥用酒精延伸。得知企業需求後,市場監管部門在辦理執照登記、政策諮詢、擴增產能、生產許可、認證認可等方面進行了全程謀劃,跟蹤服務。疫情期間,該集團生產醫用酒精1100噸,有力保障了本地防疫物資供應。
市市場監管局不斷推進優化市場准入,促進『百萬千』產業倍增計劃的實現。『證照分離』改革有序推進,實行『准入即准營』,企業開辦時間壓縮到1天,具備條件的縣區壓縮到0.5天……華瑞生物制藥項目2020年3月動工,該項目需辦理鍋爐登記許可,市場監管乾部主動上門,現場辦公,在特種設備施工、檢驗和作業人員培訓等方面提供『店小二式』服務。還指派專人駐廠服務,幫助企業從質量標准、產品工藝、申報審批、產品注冊、行政許可等方面提供幫助,使企業在短期內投產。自疫情發生以來,齊齊哈爾市醫用口罩生產企業由原來1家增加至6家,新增醫用防護服、外科手術口罩注冊品種,新上醫用口罩生產線16條,日產口罩近300萬只,有效緩解全市乃至全省口罩供應的緊張局面。
積極作為:打造制藥全產業鏈條
『選擇這裡發展企業,是因為當地政府全力支持,科學規劃,同時貨源產量充盈且品質有保證。』康美藥業負責人由衷表示,從種植、加工、檢測到生產銷售……市政府發展制藥產業,市場監管部門注重進行全產業鏈服務是他選擇落地鶴城的主要原因。
2020年,市市場監管局協調省市場監管局、省藥監局,幫助企業籌備申報檢測資質,建立了黑龍江省第一家醫療器械第三方檢測平臺——思信綜合檢驗檢測中心和黑龍江省工業大麻及制品質檢中心,目前均已獲籌建批復。建成後,將成為我國第二家具有檢測THC、CBD能力的科研單位。同時,積極推進企業向上下游延伸發展,助力培育市場,完善產業鏈。扶持成立了鑫昌齊公司;擬投資5.6億元建設醫療器械產業園區;為擴展生物制藥領域,依托富裕縣益海嘉裡廣泛招商,對接廣東恆健制藥有限公司發展藥用頭孢類產品,對接哈爾濱三聯藥業股份有限公司發展藥用葡萄糖類產品,力爭使企業進駐生物制藥園區。
『逆旅人家近野橋,偶因秣蹇暫逍遙。村翁不解讀本草,爭就先生辨藥苗。』而今,1000多年前的宋代如畫場景正在鶴城黑土的農家院裡、廣袤大地上上演著。
9月11日,曙光南大街項目節點工程首座跨渠橋建設完成。該路段規劃設計此類橋梁3座,橋梁一方面確保曙光南大街的貫通連接,同時也保證原有的東溝明渠在橋下順暢經過,為周邊農業生產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