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9月15日訊 核心提示:有人買房,是為了能在一座城市立足;有人買房,是為了給孩子爭取一個入學名額;有人買房,是為了生活得更舒適。而近些年,更多的市民買房,多從投資的角度來衡量,或靠近商業區,或在學區內,或是未來發展有前景。
買房,對於任何一個家庭來說,都是大事。而每一個家庭又都有著自己不同的情況,該不該買,該在哪裡買,該買什麼格局的,大慶人折騰出了自己的『買房經』。

以房養房
算著時間,市民周先生家的新房快竣工了。這套房子,周先生沒打算住,是裝修後再出手,還是接房就轉售,他還在考慮。
說起買房,從22年前買下第一套剛需的土平房,到眼下,住著一套房養老,等著一套房投資,買和賣之間,周先生有著一套自己的經驗。1998年前後,周先生從外市來到大慶市工作,當時,孩子還小,經濟條件不寬裕,幾經打聽,周先生在中林街附近買了一套土平房。
『那時,沒有其他考慮,房子只要能住就行。』周先生回憶說。
在這裡住了一年多,經濟上稍微寬裕一些了,眼看著孩子也要上幼兒園了,周先生開始考慮孩子的入園問題,決定將家搬到東風新村的北辰小區。2003年,他終於買了一套50餘平方米的樓房,一家人住進了屬於自己的樓房,高興極了。
『孩子大了,成長環境和入園都要考慮了。』周先生說。
周先生的兒子在這裡上完了幼兒園,眼看著孩子要上小學了,家裡的經濟條件也越來越好,周先生就在考慮,是否又該給家換換位置,讓孩子上學環境好一些,自己上班也方便些。經過多次實地看房、價格比較,最終,周先生一家在萬寶小區買了一套二手房。
『孩子上學了,買房主要考慮的就是孩子就近入學了。』周先生說。
之後,周先生的兒子上了初中、高中,因為距離家太遠了不方便,周先生就把位於萬寶小區的房子出租,一家人在孩子學校附近租房陪讀。
這樣,萬寶小區房子的租金,正好夠陪讀的房租,等於以房養房了。

以房養老
直到2016年,感覺房價漲得差不多了,周先生將萬寶小區的房子賣掉之後,買下了一套關注已久的按揭房。
此時,周先生的兒子已經上大學,周先生的單位可以住宿,房子的位置對於他來說已經不再是『剛需』,唯一需要考慮的就是以後的昇值空間情況。『這套房子就是給兒子攢著的,等他將來畢業買房時,再湊一些錢,差不多夠交首付了。』周先生說。
前不久,周先生在臥裡屯買了一套適合夫妻倆養老居住的房子。
房價不高,居住環境也不錯,最重要的是,整個小區不像以前陪讀所居住的環境那麼鬧。周先生開著玩笑表示,在他和愛人身體沒問題、不需要兒子照顧之前,就一直住在臥裡屯了,生活成本不高,街道也寬敞。等他退休了,下樓遛彎、鍛煉都方便。
與周先生的選擇正好相反的陳女士,父母一直住在乙烯,兩年前,為了住著舒適些,家裡重新裝修,電器不但都換新,而且買的都是品牌電器。
但是,去年年底,陳女士發現母親的身體狀況每況愈下,平時她工作很忙,又要照顧孩子,每周能去看望父母一趟都要擠時間。
再三考慮之下,陳女士在東風新村自家附近,給父母買了房,把他們接到了身邊照顧。
陳女士表示,只要她家不動,這套房子就等於父母的養老房了,父母住得近,有事情需要她過去也方便。
對於老人來說,身體好時不太在意離兒女遠不遠,一旦到了有個頭疼腦熱上趟醫院都需要兒女陪的時候,離兒女近些的房子就是『剛需』。
以房投資
近些年,大慶市很多市民選擇到杭州、青島、大連等城市買房,把錢花到那裡,卻不見得要去生活,而是等著房價有變,適時出手來投資。同時,本市的學區房、商圈房,也都是部分市民投資的選擇。
2010年左右,徐女士花32萬元買了一套60多平方米的公寓,這套房子不但佔據學區,位置還靠近商業圈。雖然這套公寓的格局不適合居住,但徐女士當初買的時候,就沒打算自己住。接到房子鑰匙的一周之內,徐女士就開始裝修,購進了一些必備的電器,然後就貼出了出租廣告。
這套房子是徐女士貸款買的,每個月要還近2000元房貸。但有了租金後,這套房的貸款幾乎沒影響到她的生活質量。有了這套房子的『甜頭』,4年後,徐女士又在大慶市一高中附近買了一套房,也是簡裝之後出租。
徐女士說,因為高中不是義務教育,房子不像初中的學區房那麼好出手。但高中陪讀的家長多,房子出租不用愁,而且,價格不菲。所以,她在買這兩套房子時就打算好了,一套給孩子上初中和小學『頂名』,但不影響出租。另一套等她兒子上高中時,自己住3年,之後繼續出租。
不管房子是一個家庭在這座城市立足的避風港,還是為了給孩子爭取一個入學名額的『工具』,買房對每個家庭來說都是件大事。有著豐富投資經驗的人提醒市民,買房不要盲目跟風,不能只看到單方面的房價漲或者跌,更不要一味地聽別人如何分析,錢是自己的,所以,切記理性衡量好自身情況再做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