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社會萬象  >  法治聚焦
搜 索
欠錢不還玩消失 法院凍結線上支付功能助力快速執行
2020-09-15 20:00:56 來源:東北網  作者:付英彬 佘雨桐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東北網9月15日訊(付英彬 記者 佘雨桐)隨著線上支付方式的普及,掃碼付款已成為我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線上支付功能被限,就如同出行沒帶錢包,會給我們的生活帶來諸多不便。近日,黑龍江省林口縣人民法院的執行法官通過凍結被執行人線上支付功能,快速執結一起案件。

  2015年,關某、李某夫婦及兒子、兒媳在經營過程中資金短缺,故向鄰居徐某借款人民幣10萬元,並約定了借款期限及利息。借款到期後,關某等4人未按約定還款,隨後又搬離住所地,徐某與其失去聯系,無奈之下,徐某將關某等4人訴至林口縣法院。

  經法院審理,判決關某等4人償還徐某借款本息10.9萬元。判決生效後,關某等4人仍未履行給付義務,徐某於今年7月13日向法院申請強制執行。

  執行立案後,承辦法官與申請執行人徐某取得了聯系,經過溝通,得知關某等4名被執行人已離開本地,不知去向。經過執行乾警多方走訪也未查找到四人的下落。

  線下找不到,不代表線上找不到。承辦法官通過線上對4名被執行人財產進行了查詢,並凍結了被執行人的銀行賬戶。可是被凍結的銀行卡內存款不足以償還申請執行人徐某的借款。人找不到,錢又不夠還,怎麼辦呢?

  一次偶然的掃碼支付,讓承辦法官想到大部分年輕人日常生活都會使用微信(財付通)、支付寶等網絡支付方式進行交易,如果凍結其線上支付功能,不愁找不到被執行人。想到這,他立即啟動相關程序,將關某的兒子關某某、兒媳趙某的微信(財付通)和支付寶進行了凍結。

  功夫不負有心人,幾天後,關某某主動聯系承辦法官,表示其微信和支付寶支付功能無法使用,給他們帶來了很多麻煩。承辦法官耐心地向其釋明對拒不履行生效裁判文書的被執行人法院將采取的執行措施,及失信被執行人應承擔的法律責任和法律後果。了解相關法律法規後,關某某主動與徐某取得聯系,經過雙方商談達成協議,關某某將執行款交到了法院。

  徐某接到執行款後,激動地說道:『感謝法院,感謝法官,這錢我要了這麼多年都沒要回來,法官僅用了不到2個月就幫我要回了欠款,你們的工作效率太高了!』

責任編輯:姜繼周
相關新聞